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五二七 星星之火

    羅剎人最早就是東歐平原上一個內陸小國,其擴張歷史,毫不誇張地說,就是一部尋找出海口的歷史。為此,羅剎人戰鬥了幾百年,幾乎和所有鄰居都打過仗,一步一步奪取了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及太平洋出海口。

    海參崴並不是很理想,每到冬天,有幾個月的時候,海水結冰,無法航行。

    羅剎人最想佔領的是旅順港,因為這是一個不凍港,是俄羅斯進軍太平洋的最理想港口。

    庚子事變後,羅剎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佔領了旅順港。可是在後來與東瀛人的戰爭中,又失去了旅順港。

    海參崴現在只有幾萬居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農業生產幾乎為零,他們可沒有華夏人那兩下子,到哪裡都能夠種菜種糧食。

    說白了,羅剎人就是東歐平原上的一群強盜,根本不願意老老實實安頓下來從事農業生產。

    東瀛軍在海參崴登陸後,對於自已那點口糧可是緊緊地看住。

    開玩笑,東瀛人現在也是窮的叮噹響,這點吃的全是國內老百姓從牙縫裡省出來的。

    幾萬大軍反客為主,從港口開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嚴嚴實實守住了給養物資。

    羅剎人在這裡沒有多少駐軍,眼巴巴地看著東瀛人的糧食給養,心裡別提多難受了。

    按照羅剎人的性格,早就開始動手搶了,可惜,兵力不夠,打不過,只能按耐住性子,強忍著。

    希爾什維克這些年的成績還是卓有成效的。不斷地在工人、農民、士兵中宣傳滲透,已經建立了很多地下組織。

    這其中,相當部分功勞應該歸功於劉大雙。

    劉大雙不僅向他們提供武器、資金等支持,還在理論上給予指導。

    鑑於羅剎的國情,雖然是個農奴制國家,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國內已經產生一批訓練有索,有組織有紀律的一支產業大軍。這些人接觸到了現代工業文明,思想覺悟已經提高了。對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制度有著切身的體會和認識,更容易發動和組織起來,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