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432 刷新歷史,電影殺青

    相比之下全英音樂獎,就有點寒酸了,基本以英國本土歌手為主,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歌手寥寥無幾。

    這也很正常,美國本來就是國際娛樂圈的中心,匯聚了全球範圍內90%以上的巨星,隨便一湊就是豪華陣容。

    而英國早就不是100年前的日不落帝國,當年美國是帶英的兒子,現在誰是誰爸爸大家心裡都有數。

    但凡能在英國出頭的藝人,全都拼了命的往美國跑。

    在歐洲,大部分的演員和歌手的風頭全都被足球明星搶去,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這樣的球星才是歐洲娛樂版面的頂流。

    這從文娛網文也能看出來,華娛、港娛、美娛、韓娛都有人寫,乃至熱度偏低的日娛也都有人寫。

    但從來沒有人寫歐娛,原因實在是太涼了,涼到查資料都找不到地方,而且歐洲各國語言不統一,寫作難度極高。

    或許哪一天有一位勇士站出來勇敢追夢,但是能出頭的幾率太低太低。

    就像華娛女主,韓洪、賈靈和鳳姐一直是榜上熱門,可要是真有人寫了,熱度肯定高,但成績嘛………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全英音樂獎被格萊美吊打並不新鮮。

    能夠一直維持住地位,更多的還是歐洲市場的緣故,不管怎麼說,確實是歐洲英語系最權威的獎項,比不過格萊美,但在其他方面還是很拿得出手的。

    曹天王在格萊美雖然風頭也出了不少,但要說咖位,還談不上重量級,難得這次在英國體驗了一回壓軸大腕的待遇。

    國內和亞洲曹軒大佬當多了,在歐美他還是尚屬首次,感覺還是很爽的。

    更爽的是聞訊趕來的中國記者。

    這兩年隨著曹軒在海外成就頗多,媒體也越發重視,從之前的轉載和文字直播為主,現在已經開始派遣專門團隊,漂洋過海來跟隨報道拍攝。

    這對於國外音樂獎來說還是很新鮮的,因為之前,中國媒體基本上只關心奧斯卡和歐洲三大獎。

    甚至奧斯卡都不一定關注,主要是歐洲三大,原因就是中國劇組在這邊拿獎的多。

    像格萊美和全英音樂獎這樣的音樂獎項,以前國內根本沒人理,但是曹軒不斷獲獎,國內大眾對類似的獎項關注度猛增,媒體自然也跟著加大力度。

    去年的全英音樂獎,國內只有幾篇翻譯過來的報道,隨便在網上一貼就完事。

    今年得知曹軒提名並前往領獎,央視連同幾家門戶網、大型媒體以及其他中小型媒體僱傭授權的留學生,零零散散來了20多位拿到採訪權專業/中國記者。

    除此之外,一些亞洲媒體的駐英機構也過來湊了個熱鬧。

    看著現場那麼多亞洲人,惹得旁邊許多英國記者頻頻側目。

    這特麼歐冠決賽也沒見這幫亞洲人那麼大陣仗!

    但他們哪裡知道,整體娛樂文化被壓制的亞洲,對於一個能夠衝破封鎖,在歐美人的世界連戰連勝的“英雄”,賦予了怎樣的感情和重視。

    當曹軒一身黑色修身西裝出現在全英音樂獎紅毯外,許多他專門聞訊趕來的英國歌迷熱烈應援。

    “曹,加油。”

    “啊啊啊,是克里斯,honey,我愛你。”

    “接住,那是我的電話號碼。”

    “難以置信的音樂才華,你是最棒的。”

    “曹!曹!!曹!!!”

    “……”

    中國記者恨不得把鏡頭懟到那幫歌迷的臉上,然後傳回國內,讓大家都欣賞欣賞,這幫老外為了曹軒瘋狂的模樣。

    一趟紅毯下來,曹軒個人感覺還不是特別深。

    圍觀的中國記者乃至亞洲記者,卻跟著滿滿都是驕傲和成就感。

    唯一讓中國記者感到一丟丟遺憾的是,這幫人大喊曹軒的姓氏,聽著有點像罵人………

    而進入會場之後,曹軒作為今年全英音樂獎的重要嘉賓,很快就被很多人盯上。

    有的人是仰慕曹天王的音樂才華,想要探討學習一下。

    有的人是看重曹軒在美國樂壇的地位和人脈,尤其是可能聽到曹軒有華納音樂集團的股份,特地過來結交,看看有沒有希望去美國樂壇闖一闖。

    也有的人單純被曹軒的名氣和美色所惑,想過來搭訕,打算和亞洲天王“交流”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來搭訕的男女都有,甚至以男性居多。

    讓曹大官人略有驚慌的同時,也不由感慨帶英果然是全球聞名的gay國!

    全英音樂獎的流程要比格萊美更流暢一些,主要是表演節目少,實實在在的頒獎為主。

    曹軒對這幫英國歌手不怎麼認識,幾個表演歌手裡最為熟悉的是羅比·威廉斯。

    這傢伙外號,在英國很有名氣,在國際上也算是一線。

    不過,曹軒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開幕式,這傢伙是表演嘉賓,對著鏡頭豎中指,被全球的網友球迷追著罵。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據說玩的很開,可男可女,手法百變,哪怕在糜爛的歐美娛樂圈也算是比較野的一位了。

    而在今天頒獎典禮,羅比·威廉斯也拿到了一項大獎。

    這個大獎含金量很高,這麼說吧,一同入圍的歌曲就有皇后樂隊那首最著名的《我們是冠軍》,結果羅比·威廉斯笑到了最後。

    不過曹軒可以看出,很多人對他拿這個獎不服,覺得他能拿獎是因為他是入圍者中唯一一個到場的。

    這個英國歌壇知名的人緣很臭,別說有爭議,就是沒爭議,他拿了獎也會變成有爭議。

    不過這和曹軒沒有關係,他這次一共提名了4個獎項,最終拿下了兩個獎。

    全美音樂獎這點和內地很像,專門設了兩大分類一個是英國,一個是國際。

    比如等同於最佳男歌手的最佳男藝人獎,有分別有和。

    與內地許多音樂獎項,專門分出來的內地、港臺兩大類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的也差不多,保證英國本土藝人拿到一些獎項的同時,又用國際獎吸引國際大腕,提高海外影響力。

    曹軒拿的這兩個獎,算是國際藝人裡最權威的幾個獎,也算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