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個大氣球9 作品

第五百八十二章 載譽而歸

    “現在的點擊量?哇,那怎麼說呢,不能說好吧,只能說,簡直已經好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或……”網站的另外一個房間裡,灰哥面對申江衛視的記者,喜笑顏開,合不攏嘴。

    “可以說,二二君憑一己之力,把我們從國內第二檔比較靠前的網站,一下子就推到了國內第一檔中游乃至稍微靠前的位置。現在在流量數據上,我們只比國內最大的幾個門戶網站和社交網站要差一點,整體的訪問量,已經連續半個多月,穩定在全國前十了,而且也不是第十、不是第九、不是第八……”

    “所以營收也……”

    “哈哈哈哈……對!非常好!我們的付費用戶增長速度非常快,然後剛剛不久之前,為了回饋數量不少的老讀者,我們推出了新的vip制度。

    現在為了慶祝二二君拿到八塊金牌,我們還推出了讀書積分換八金的活動,就是活動期間只要訂閱足夠多,就能拿到一個金牌獎勵,當然是假的的,相當於遊戲道具,集滿八個,我們就送一本二二君,也就是江森的親筆簽名書。”

    “那麼要集齊這八枚金牌,大概需要訂閱多少呢?”

    “不多,三千六百塊。”

    “……”

    ……

    “陳總,你們這是割韭菜啊?”

    虞青鋒看著電視裡灰哥談笑風生,不由笑道。

    “買賣自由,願者上鉤。”陳首富淡淡然道,“江森的親筆簽名書,現在賣書網上標價四千塊一套。我們還比他們便宜四百,還能看電子書,充值夠了,還送vip。”

    “聽說你給了江森百分之三還是百分之五的星星星中文網股份?”

    “誰跟你說的?”

    “申城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只要有一個人多嘴,就不存在秘密了。”

    “所以說,最可恨的就是叛徒。”陳首富說著,臉上卻沒有恨的樣子。

    虞青鋒馬上問:“你跟江森做了什麼交易?”

    “交易還沒啟動,連項目都還沒啟動。”陳首富道,“股份還沒轉過去,只是個口頭意向。”

    虞青鋒道:“要不算我一個?”

    “算你一個,還是算錢塘會一個?”

    “有區別嗎?”

    “沒有區別嗎?”

    虞青鋒道:“陳老闆,多個朋友就多個幫手。”

    陳首富也看著他:“但也多個分錢的。”

    兩個人對視了幾秒。

    虞青鋒轉頭看向電視機,深深嘆道:“唐僧肉啊,吃一口,長生不老。”

    陳首富笑了笑,“還能就地飛昇呢。”

    ……

    接連三天,全國各大主流或者非主流媒體上,彷彿無時無刻,鋪天蓋地都是江森的消息。

    而從體委總局而下,籃管中心、田管中心、曲江省體育口、申城體育口,大規模的表彰工作,也都紛紛開啟。尤其是曲江省,伴隨著這一輪宣傳,體育和教育這兩條線上,幾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分到點東西。江森七枚奧運田徑金牌,光是掛在積分榜上,就已經能替曲江省體育口,在明年的全運會上拿到一個極好的成績。

    再往下到東甌市,除了教育和體育,還有扶貧線上的工作肯定。就連江森反覆提到的,為十里溝村修建希望小學的那位領導,也終於浮出水面,居然就是東甌市現任政協一把手,兼市文聯和市作協老大的包主席。這位大佬一直低調,不顯山不漏水,上一次冒泡,還是去年江森被汙衊高考作弊,最後真相查清,水落石出的時候,這位站出來,說了句一錘定音的話。

    要麼不出手,要出手,就是絕殺。

    忙得腳不著地的張凱得知情況後,直接親自帶人,連夜飛回老家,對老包做了個採訪。

    老包做人是真的實在,笑呵呵道:“當時窮成什麼樣,我在甌順縣的時候,全縣全年的工作預算做完,一看手裡,全縣財政還能支配的錢,就剩二十萬。全縣啊,那已經是九幾年了,還是那麼窮。我一看,這筆錢,花也不是,不花也不是,後來其實也沒多做調查,其實就是拍腦袋決定了,乾脆,拿去修希望小學。

    當時甌順縣的文盲率還是比較高,很多山裡人,他自己沒文化,就覺得小孩子也無所謂,已經把貧窮當作一種生活狀態,他腦子是沒有什麼知識改變命運的念頭的。甚至你跟他說這句話,你說知識改變命運,他還會問你,什麼叫知識?知識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樣的人,我遇見過,還不止一個。我當時就拿了地圖來看,坐在辦公室裡,吃了宵夜,跟幾個同事就說,誒,咱們縣裡,哪幾個鄉最窮啊,他們就給我指,青民鄉窮得都不行了,大半人出海了,就是偷渡。沒飯吃嘛,就為了一口飽飯,所以現在你看,青民鄉那邊就有個華僑村。

    在海外做這種很苦的事情,賺了錢,回來修房子、修路、修橋,我們的財政,到現在也是很難做這些事情的,只能靠當地老百姓他們自己。所以說句很難聽的話,就算知道他們在外面做的事情,可能不是那麼光彩,錢也不是那麼幹淨,但是沒辦法,只能當不知道,睜隻眼閉隻眼,先把經濟發展起來再說。所以九幾年的時候,比現在更苦一萬倍!

    我那個時候想去十里溝村看一下,下不去,路都沒有啊。車子進不去,要坐牛車,走到半路,山體滑坡,人都差點回不來,嚇死我了,後來我就沒去了。所以那天晚上,我當時的同事跟我說,誒,這個地方窮,我就印象很深刻。再一問,青山村還好,還能吃點鄉里的財政,別的村就不行了,什麼都沒有,老百姓就是山裡種地,還打獵……打野豬啊,你能相信嗎?那個生活條件,真的就只比原始社會好一點,學校就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