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四十七章:安國策

    大魏王朝建國如此之久,五代文帝,治理國家,國泰民生,雖有靖城之恥歷歷在目,但不可否認的是,五代文帝讓百姓安家居業,風調雨順。

    也正是因為五代文帝的治理之下,武帝才可七次北伐。

    所以想要打仗不是不可以,但得先賺到錢。

    這是許清宵第一段文章的核心意思,寫法自然用了大量古詞,不可能如此直白。

    當第一段寫出之後,許清宵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落筆第二段。

    如果說許清宵寫的第一段,還比較委婉,那麼第二段就徹底放開了。

    所謂安國,離不開錢利,許清宵以大魏七百年曆史為基,出過無數俊傑,歷代皇帝,文治武功,文人之中又出過一位聖人,靖城之恥過後,又出了一位武帝。

    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基本上七百年王朝,什麼沒做過?

    所以北伐之爭,不是大魏當下所急,民生大計,才是大魏眼下需要思考的事情。

    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大魏也需要休養生息。

    所以百姓要賺錢養家,大魏王朝也需要賺錢養國。

    【民窮則無糧,國窮則民亂】

    許清宵第二段落下之後,揮筆寫下第三段。

    這一段更是犀利。

    【學生以為,古今往來,千百王朝,皆慕千秋萬代,然滄海桑田,王朝替換,為天地常理,更換之因,九成於民,國窮則民亂,民亂則生變,變而改天命】

    許清宵第三段開頭,已經不是用詞犀利這麼簡單了,甚至可以說是膽大妄為。

    以歷代歷朝的更換為基調,來形容當下的大魏,但出發點卻極其直接,幾乎沒有任何修辭手段,說出王朝替換之根本原因。

    是啊,古往今來,王朝被推翻幾乎九成都是因為帝王昏庸,國家體系混亂,百姓吃不飽飯,叫苦連天,最終引來民變,而後有人順天而行,推翻舊朝,立下萬世之新朝。

    前面三段,是許清宵的開場白,闡述觀點,引據經典,確定立場。

    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是解決辦法了。

    你提出問題所在,那麼你就必須要解決,不然的話提問題誰不會提?

    罵皇帝那個文人不敢罵?

    罵了你就要提出解決辦法,無論好壞,你可以提出來,如果真的是良策,這頓罵皇帝捱了。

    如果提出來的解決方法不怎麼樣,最起碼你用心了,這頓罵皇帝忍了。

    如果你提出方法不解決,那皇帝就只能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了。

    而解決方法,許清宵早已經有了準備。

    他的解決方法很簡單。

    想要讓國家富裕起來,就得讓百姓先富起來,而想要讓百姓富裕起來,只有一樣東西可以做到。

    銀行。

    沒錯,就是銀行體系,而且是國家為主體的銀行。

    如果許清宵穿越到的世界,是唐宋元明清任何一個朝代,許清宵絕對不會提出銀行這個設想,原因無他,三個問題絕對無法解決。

    第一,監管問題。

    第二,山寨問題。

    第三,通貨膨脹。

    但在這個世界,許清宵昨日研究了一天,發現銀行體系在這個世界簡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讓儒者來監管,儒道入品者,皆有品行,若搜刮民脂民膏,無需他人出手,天地也不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