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問心之劍,絕世半聖,文宮亞聖,登場!

    當許清宵的聲音響起。

    天地之間,極其的安靜。

    甚至說,安靜到了極致。

    之前的君子第一劍,削了天下讀書人的才氣。

    君子第二劍,讓他們痛苦不堪。

    而這第三劍,則是問心之劍。

    這一劍,震古爍今,詢問君子之心。。

    當問心之劍出現後,散落天地之間,所有讀書人面前皆然出現一柄問心之劍。

    不管是誰,哪怕是陳正儒,王新志,哪怕是大魏文宮的讀書人。

    每個人面前,都出現了君子之劍,除半聖以外,所有讀書人都要遭受問心之劍的懲戒。

    當然也不一定是懲戒。

    倘若你問心無愧,你做到了君子該做的事情,那麼這一劍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影響。

    但倘若,你是儒道讀書人,你自認為自己是君子,可做的事情,卻是小人之事,這樣一來的話,你還敢自稱君子嗎?

    你還有臉說自己是君子嗎?

    這是很直接的道理。

    許清宵這一劍,不是要他們的命,而是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痛苦。

    因為想要這幫讀書人命的人,不是自己,而是朱聖。

    自己如今已經成為了半聖,可以去朱聖故居尋來朱聖本源,等找到朱聖本源,那才是文宮的末日。

    不,是天下朱聖一脈的末日。

    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祖宗,他們心中唯一的神出來,把這幫人狠狠教訓一頓,甚至許清宵感覺,以朱聖的脾氣,估計有可能會大義滅親,清理門戶。

    所以許清宵不想殺了他們,殺他們能堵嘴這幫人的嘴嗎?

    真要是把文宮屠殺乾淨,到時候又是一場禍亂,眼下自己要做的事情,只需要打壓他們的氣焰即可。

    然後引出文宮真正的大人物。

    這才是許清宵要做的事情,這些人不過都是棋子罷了,你殺了他們,反而惹一身騷。

    有朱聖給自己的兜底,許清宵已經不在乎找他們麻煩了。

    當然,必要的懲罰不可能少,殺,就留給朱聖吧,這可是朱聖千叮萬囑的事情,總不可能把朱聖召喚出來,讓人家乾瞪眼吧?

    得讓聖人做點事情了。

    想到這裡,許清宵的目光,變得有些平靜了。

    然而,就在這一刻,君子之劍殺出了。

    咻咻咻!

    劍氣極快,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擋,有大儒想要用浩然正氣阻擋,然而卻驚愕地發現,浩然正氣瀰漫而出,全部被君子之劍吸收了。

    化作更強的能量,貫穿了他們的心臟。

    剎那間,所有讀書人遭到了問心之難,他們愣在原地,然而精神上卻面臨著審判。

    這是聖人審判,做不了假。

    “啊!!!!!!”

    一道恐怖無比的慘叫聲響起,來自大魏文宮,是曹儒。

    他是第一個發出慘叫的,他跪在地上,痛的死去活來,他的儒身開始龜裂,目光之中充滿著恐懼與害怕,同時還有無盡的痛苦。

    這是非人的折磨,他痛到死去活來,正常人根本承受不住,他也承受不住,可問題是,問心之劍,讓他暈不過去啊。

    下一刻,一道道慘叫之聲響起,一點一點,如同漣漪一般擴散。

    一直蔓延至整個天下。

    天下,接近八成的讀書人抱頭痛哭,還有一部分讀書人雖然沒有感受到痛苦,可內心卻遭到了無與倫比的譴責。

    這些人是後來醒悟之人,只是他們之前所做的事情,不可能因為幡然醒悟而一筆勾銷。

    不過比那些人要好太多了,至少不用遭受這般的痛苦。

    各種哭喊聲,尖叫聲響起,那些之前叫囂無比兇殘的朱聖一脈讀書人,此時此刻一個個哭的鼻涕眼淚全出。

    他們躺在地上,各種打滾,哭的聲音,更是震耳欲聾,

    許清宵成聖了,他們的末日也來了,這讓他們感受到絕望,是真正的絕望。

    然而疼痛,並不是問心之劍真正的作用,而是毀儒心。

    何為問心?

    發自內心的審判,自己想想看,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君子之為?到底是不是讀書人該做的事情?

    或許有人會給自己找理由找藉口,但在問心之劍,你自己心都慌了,你找的藉口有用嗎?

    所以沒有人能夠逃過問心之劍,除非你真的問心無愧!

    就好比大魏皇都當中,陳正儒與王新志就沒有受到任何一點痛楚,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大魏文宮當中,陳心大儒再遭到問心之劍貫穿後,依舊顯得平靜無比。

    可就在此時,洪正天的聲音響起了。

    他的聲音,極為激動,再咆哮。

    “許清宵,這就是你的聖道嗎?你成聖之後,就這樣對朱聖一脈的讀書人嗎?這就是你說的為往聖繼絕學嗎?”

    洪正天怒吼道,他氣到震顫,氣到發狂。

    身為半聖,他豈能不知道許清宵這一道問心之劍,到底有什麼作用?

    又豈能不知道,這一道問心之劍,能帶來多大的影響?

    他是要壞讀書人之道心啊。

    倘若真讓許清宵這樣下去,天下八成讀書人,從今往後都將無法突破儒道境界。

    不僅如此,甚至每年都會下降儒位。

    一兩年看不出來,三五年後,朱聖一脈,就徹底頹廢了,而許清宵今日證道成聖,別看只是半聖。

    可,許清宵如今才不過二十歲啊。

    二十歲的半聖,這得多恐怖?許清宵的未來,還有兩百年的光彩。

    而他們莫說兩百年了,能再堅持二十年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除非他們的計劃成了。

    否則的話,許清宵一人,可壓制文宮兩百年啊。

    倘若未來,文宮若是沒有新的儒道大才出現,那麼註定要被許清宵鎮壓兩百年了。

    而如若朱聖一脈的讀書人,沒有被毀儒心,藉助群體的力量,在前期至少可以與許清宵進行鬥爭的。

    哪怕許清宵成為了亞聖,天下八成讀書人,也能與其抗衡。

    可現在,許清宵這般行為,就是要斷絕朱聖一脈啊。

    這如何不讓洪正天大罵?

    可隨洪正天的聲音響起。

    煙雲府中。

    許清宵目光瞬間冷了下來。

    莫名之間,許清宵感覺這個洪正天真的沒有腦子,都到了這個時候,洪正天竟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當真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啊。

    面對洪正天這般的言論,許清宵沒有廢話,浩然文鍾瞬間縮小,落在手掌上。

    鐺。

    許清宵振動一番。

    鐘聲響徹天下,問心之劍更加恐怖了,慘叫聲也更大了。

    “許清宵!你這是要把我朱聖一脈趕盡殺絕啊。”

    洪正天看到這一幕,更是暴跳如雷。

    鐺。

    許清宵又晃動浩然文鍾,他已經是半聖了,藉助浩然文鍾,簡直是強上加強,無人可阻擋。

    “許清宵!你過分了!”

    洪正天發出咆哮聲。

    他真的暴怒了,許清宵每震動一下浩然文鍾,朱聖一脈的讀書人,就痛苦一分,自己越說,許清宵越起勁,這簡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按理說,許清宵成為半聖之後,應當會知曉一些事情,可沒想到的是,許清宵竟然還如以前一般,任意妄為,根本就不給任何顏面。

    也不給任何機會,這種人為什麼能成聖啊?

    不止是他,天下有不少勢力都在觀察。

    大魏王朝發生這種事情,想不引起天下注意都不可能。

    七大仙門,佛門,妖族,魔教,天下邪修,都在關注這一戰,實際上按照他們的想法也是如此。

    許清宵已經成聖了,方才的事情,可以了結,懲罰一番不足為過,但如若要毀天下讀書人儒道根基,就有些太過於激進了。

    正道一脈,其實並不想要看到這一幕,因為無論是朱聖一脈倒黴,還是許清宵倒黴,對天下蒼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妖族與魔教卻保持一種平靜狀態,他們並不希望儒道越來越強大,當然也不想看到儒道徹底沒落,畢竟有儒道在,是一個制衡。

    所謂的妖族和魔教,並非一定就是壞人,他們有自己的衡量,如若儒道當真沒落,他們也不難受,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很大的壞處,但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好處。

    真正有大好處是誰?是邪修。

    邪修海納百川,什麼人都有,這些人是真正的邪魔,他們最害怕的是誰?不就是儒道?倘若儒道就此沒落,他們邪修就可以出世了,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天下勢力,被儒道壓制的太狠了。

    正道無非儒釋道,邪道無非妖魔鬼。

    有儒道在,天下無懼妖魔鬼怪,也正是因為如此,仙門和佛門的作用性就弱了許多,尤其是佛門。

    按理說佛門降妖除魔,也擁有先天壓制,可惜的是,弱於儒道,而且佛門限制極多,八大戒十六小諱,哪裡有讀書人好?

    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還能當官還可以娶妻生子,自然而然佛門想要推廣起來太難太難了。

    也唯獨在西洲這種窮苦無比的地方,才能建立佛門國度,換做是任何地方,佛門都難以推廣。

    所以現在最喜悅的是邪修,其次更喜悅的就是佛門了。

    他們恨不得許清宵繼續鬧下去,狠狠的鬧,鬧的越大越好,最好把儒道一脈的脊樑骨給打斷來。

    佛門不擔心許清宵未來成聖,因為他們有的就是耐心,他們可以等,可以熬,熬死許清宵。

    鐺。

    然而,面對洪正天的咆哮,許清宵給予的唯一回應就是震動浩然文鍾。

    此時此刻,天下讀書人的哭喊聲響起了。

    “洪聖,求求你,不要再說了,求求你不要再說了,再說我們就要死了。”

    “洪聖,我都要痛死了,您就別說了,求求您了。”

    “洪聖,救我啊。”

    “許聖,我錯了,我錯了,是我們錯了,求求你,放過我們吧,不要再敲鐘了,不要再敲鐘了。”

    那一道道哭聲響起。

    眾人實在是難受啊,一個個淚流滿面,天下讀書人們是真的要哭了。

    問心之劍,讓他們痛苦不堪,這也就算了,洪正天正經事不做,還在這裡怒懟許清宵。

    你懟就懟,許清宵震動浩然文鍾,痛的是大家啊。

    你就不能為大家考慮下嗎?

    天下讀書人的聲音響徹在大魏,這是之前凝聚的讀書人之力。

    眼下如此多的求饒之聲,讓大魏百姓們不由鬨堂大笑。

    皇宮當中,文武百官也忍不住笑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