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連清 作品

第153章 152:險勝與Major積分的規則

    所以major這個比賽在csgo玩家心中的重要性與lol玩家眼中的s賽,dota2玩家眼中的ti一樣的。

    同樣都是一個遊戲官方舉辦的最頂尖的賽事。

    而major的積分也就是rmr積分,它是有一個扣分制度的。

    只要一支擁有rmr積分的隊伍進行了隊內人員的變動,那麼只要有一名選手的加入或者一名選手的退出,這是隊伍的rmr積分,就要按照這支隊伍當前所獲得的積分總數的20%進行扣除。

    例如一隻隊伍在一場比賽中獲得了600點的rmr積分,但是在這場比賽打完之後,這是隊伍的教練組覺得隊內的陣容不合理,所以他進行了兩次人員調整,那麼這兩次人員調整的rmr積分花費就是600分的40%也就是240分。

    這次人員調整過後,這支隊伍的剩餘積分也就是600減240等於360分。

    而這支隊伍進行了人員調整之後,又打了一次比賽,這次比賽加了1500的rmr積分,但這場比賽打完之後他們又覺得隊內陣容不合理,又進行了一次人員調整。

    那麼這次人員調整,他們扣除的積分就是上次比賽餘下的360分加上這次比賽的1500分乘以20%。

    總計花費372分。

    所以由此就可以看出,積分越多的隊伍,對隊內選手進行更換時的損失也就越大。

    而且隨著major的臨近,每一支隊伍身上的積分也就越多,這也就導致了越靠近major開賽的時間,隊伍換人的損失也就越大。

    由此可以看出,g2在當時已經手握1640rmr積分的情況下依然花大代價把顧峰給簽下,到底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因為光是顧峰加入g2就價值328rmr積分。

    這328積分是個什麼概念呢,說籠統點就是g2的2020major積分作廢了,現在還倒欠了28點。

    而引進顧峰之後g2又找回了k寶,而找回k寶的時候,g2就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了,畢竟都已經從第二的位置掉下來了,再引進一個k寶,對g2來說屬於不痛不癢了。

    而等到g2的major陣容正式定型的時候,g2的rmr積分直接從1640點掉到了984點。

    g2的排名也從原本的積分排名第二,直接跌落到了第九位。

    原本大概率進傳奇組的g2甚至面臨著連major都沒得打的尷尬境地。

    當然,g2打不了major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就以g2現在的隊內狀態還有選手配合默契程度來說,g2不一定能進傳奇組,但是一個挑戰者組是能大概率進去的,再不濟競爭者組g2是一定能進去的。

    總之只要不是g2五個人裡有四個人拉胯,g2是不會缺席今年major的。

    不過9月底要舉行的ibm秋季賽歐洲賽區的比賽,給的rmr積分還挺多的,第1名足足有2500分,第二也有2344分,第三則是2188分。

    如果這場比賽g2能拿個冠軍,重新從第9名殺回前3重新拿到傳奇組的一個名額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對於g2來說,從傳奇組開始打major肯定是對g2更友好的。

    可不要小看了高等組別能夠給一支隊伍帶來的優勢以及好處,要是沒有這麼多優勢和好處,為什麼那些頂尖隊伍都會那麼努力的獲得更高的rmr積分費盡心力的爭一個傳奇組的名額,老老實實的打養生戰術,把自己的積分控制到穩定挑戰者組,不至於掉到競爭者組他不香嗎?

    從傳奇組開始打就代表了隊伍比起挑戰者組的對手要少打了至少三場比賽,至多五場比賽。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觀眾要疑惑了,不就是多打了幾場比賽嗎?這有啥優勢不優勢的。

    提出這種問題的可能就屬於門外漢了,要知道每一支戰隊的戰術儲備是有一定限度的,饒是當年那支巔峰a隊的戰術儲備平均下來每張圖大概也就四五套。

    可以說a隊到了他的巔峰中期時,他的對手就已經把他用的戰術給研究明白了,打不過a隊的主要原因則是槍法和意識還有配合問題了。

    由此可見戰術對於一支隊伍戰鬥力的重要性,如果你在挑戰者組就將自己這段時間準備的戰術給全部用了,那麼到時候打傳奇組的比賽時敵人對你的瞭解有可能比你自己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