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09章 國家用人之道

    通政使,官以通政為名,政猶水也,欲其常通無壅遏之患。

    朱元璋對朝政的理解就像是水一樣,通政司的作用就是疏通水道,使其無阻塞之患。

    但是通政使的職責,正在逐漸被文淵閣代替,甚至司禮監也有了文書房專門管理奏疏分門別類呈到御前。

    朱祁鈺復設通政使,並不是打算把文淵閣給拆了,陳循除了喜歡喋喋不休的念他自己都不信的經以外,整體來說,除了迂腐一些,乾的還不錯。

    朱祁鈺打算讓于謙正式領眼下三千農莊,一萬八千里,一萬八千餘戶,近千萬的百姓的天下之言。

    這件事看起來很難,但是卻是掌管三千餘掌令官陳條罷了,有一整個通政司配合,並不會比兵部的事多太多。

    但是百姓之事,錯綜複雜,為了一堵牆就能鬧出人命來,為了水渠改口,就能老死不相往來,為了一棵楊樹遮別家陰就能天翻地覆,這些事,處理起來,千頭萬緒。

    但于謙有十分充足的與百姓打交道的經驗。

    “兵部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一放,交給陳汝言。”朱祁鈺回答了于謙的問題,他的確打算讓于謙明降暗升。

    但是于謙卻搖頭說道:“臣還是領著兵部之事為宜,陳汝言他…”

    陳汝言曾經上奏彈劾過於謙,朱祁鈺當初還駁斥了陳汝言,讓陳汝言別沒事跟著瞎起鬨,好好看看于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再彈劾。

    陳汝言是兵部左侍郎,羅通是兵部右侍郎,但是羅通這次隨軍出征了,而且羅通參加了講武堂,有打算從文轉武的意思。

    王驥可以封伯。

    羅通雖文進士出神,但已有定勝之功在身,守住了居庸關,讓楊洪的援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京師,逼迫也先撤軍,羅通定勝之功在身,如果再有戰功也可封伯。

    那兵部尚書這一職位,左侍郎陳汝言算是撈到了。

    于謙對陳汝言並不太滿意,朱祁鈺對陳汝言也不太滿意。

    “陛下,非臣厭惡此人,而是,陳汝言不堪大任。”于謙俯首說道。

    于謙做事向來公私分明,比如石亨的武清侯,就是于謙以京師守戰之功上奏為石亨請的,要知道在此之前,石亨並非伯侯。

    但是石亨和于謙不能說是水火不容,只能說你死我活。

    直到現在,于謙和石亨依舊不是很對付,石亨那一句于謙再至大同,必殺之的話,十分的刺耳。

    于謙去年巡視山外九州,哪裡都去了,唯獨沒進大同府,而是在陽和縣,見了見嶽謙之後,便去了東勝衛。(九十九章)

    于謙不是怕了石亨或者石亨在大同舊部,而是怕石亨的舊部突然犯渾。

    彼時大明風雨飄搖,京師總督軍務和京師總兵官再鬧起來,不是給瓦剌人看笑話?

    一如當初藺相如在小巷子裡,跟廉頗碰到,藺相如立刻讓路,只是在防止秦國的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的毒計得逞罷了。

    彼時秦國毒計,離間藺相如和廉頗,藺相如得知之後,在朝野中處處退讓,就是防止兩虎共鬥的局面發生。

    于謙是非常公私分明的,公是公,私是私。

    所以,于謙說陳汝言不堪大任,那估計就是不堪大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