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06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

    陳懋庶孫陳瑛的課題本上,有著非常詳盡的數字,比如大同府因為邊防不寧,歷年來的田畝變化以及人丁變化,尤其是各修建營堡的留存依舊人口數字等等。

    陳瑛為何有這麼多的數字,甚至比大同知府霍瑄還要清楚呢?

    因為京師講武堂的常任教務主任石亨,在大同府作威作福,甭管是誰,他都要收稅,連韃靼人、瓦剌人都不能倖免。

    他自然要理清楚自己的地盤上,到底有多少人口,他自然也有本帳,這本賬,也算是陳瑛的引援數據的作證。

    大同府人丁本逾百萬眾,馬倌超過了七萬人,在順聖川養馬,但是隨著大明興文匽武,大同府的人丁外逃內遷,至正統一十三年,不過五十餘萬,馬倌更是銳減至兩萬餘人,大明順聖川軍馬場,雜草叢生,滿是荒蕪。

    修了營堡、城池,卻依舊不能安民戍邊,百姓依舊外逃內遷,說到底還是戰略上出現了問題。

    兵部右侍郎羅通再次來到了臺上,他指著堪輿圖上東勝衛的位置,無不可惜的說道:“我的課題是,復建漠南諸衛。”

    “大寧都司、三降城、東勝衛、威虜衛、威遠衛等漠南諸衛,位置險要,乃是瓦剌、韃靼、兀良哈進入大明河套,南下山西、京畿的必經之路,諸衛所之洪武二十八年棄置…”

    羅通和陳瑛的觀點,看似完全相反。

    陳瑛說建邊鎮不如打瓦剌人來得快,而羅通的觀點是,依然要恢復漠南諸衛,漠南不復,北伐則事倍功半,無論是糧草、道路等調度,都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但其實兩人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羅通復建漠南諸衛的課題本,是為了北伐而服務,並非說要建立新的邊方重鎮,而是建立永備工事一樣的衛所制度,實現真正的統治。

    為北伐服務。

    朱祁鈺坐在禮堂上,認真的聽著軍將的課題本,這些軍將們學習了十個月的時間,所做的課題本,越來越周詳,考慮的越來越周全,很多的建議讓楊洪等戍邊老將,都眼前一亮。

    戎馬一生的楊洪,對於如此欣欣向榮的講武堂,是非常欣喜的。

    朱祁鈺聽了將近一個時辰的課業,中間休息了一次,才結束,而所有結業的軍將們,都會前往十二團營,任把總以上的基層和中層軍官。

    新一批的學員將會在明年開春之後入學。

    朱祁鈺看著五百多的軍卒們,帶著大包小包離開講武堂,才重重的鬆了口氣。

    這些人都是天子門生,當有人下令炮轟長安門,銃發泰安宮的時候,這些基層和中層的軍官,才是執行者,他們真的會炮轟長安門和泰安宮嗎?

    朱祁鈺篤定他們不會。

    軍隊,是大明政治的壓艙石,這是最後的底線手段。

    而現在這塊壓艙石正在變得越來越厚重。

    “太行山、燕山流匪最多,以此畫策,準備讓十二團營,將這兩個山脈之中的流匪一網打盡,明日召集所有京營副總兵、都指揮和指揮使,商議剿匪之事。”朱祁鈺離開講武堂的時候,對楊洪叮囑了一句。

    石亨和楊洪俯首恭送陛下。

    出營剿匪,也是京營的職責之一,但是傾巢而出,大規模的剿匪,還是本朝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