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18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

    一點都不超發,則無鹽承兌,鹽屯在鹽場裡,百姓卻看著鹽價高漲,卻無計可施。

    超發多少?

    查處多少私鹽鹽引,就超發多少官辦鹽引即可。

    石璞坐直了身子說道:“李賢已至南直隸,他寫了很多的奏疏,其中多數都是鹽丁勞苦,行至淮安府,便不住感慨,十五進灶舍,雙淚日日掛。二十不識牛和馬,三十摸錯自己家。”

    “當地百姓常常把鹽場,稱為鹽牢,苦不堪言。”

    十五歲灶戶孩子就要去鹽場,燒灶時的濃煙燻灼,每天都是淚流滿面,二十歲不到就看不清牛和馬了,三十歲的時候,連自己家門都摸不到了。

    這就是鹽丁現狀。

    石璞繼續說道:“但是李賢在奏疏中,也反覆提到,有的鹽場,卻並非如此,其中奧妙,在於煎鹽法子不同以外。”

    “臣以為可讓巡鹽御史,多多蒐集鹽場煎鹽之法,改善鹽灶,也多購置護目,讓鹽丁不至於煎鹽時瞎了眼睛。”

    “護目,保護眼睛,煙熏火燎,也易衰力配以面罩更佳。”

    “可有這護目實物?”朱祁鈺點頭問道。

    石璞從袖子裡拿出一物,遞給了興安,俯首說道:“正是此物。”

    朱祁鈺拿了起來,看了半天,不知道什麼動物皮,縫製兩塊鏡子,以繩索繫於腦後,雖然看不太清楚,但是防火星四濺,還是好物。

    “哪來的,價值幾何?”朱祁鈺放下了這皮質護目鏡問道。

    “石景廠鋼鐵司為了工匠準備的。”石璞趕忙說道。

    朱祁鈺頗為欣慰。

    這一個皮草縫兩塊玻璃,並不是什麼大的發明創造。

    他欣慰的是,大明的官員,終於意識到應該保護勞動者的勞動環境,大明的官員,逐漸意識到勞動者,是大明的財富,這一根本事實。

    在朱祁鈺孜孜不倦的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的大方針的領導下,大明終於開始走上了這一步。

    為工匠們配上勞保用品。

    好事。

    雖然朝臣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保護勞動報酬,也是保護財經事務穩定的必要手段,但是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準。”朱祁鈺將護目鏡還給了石璞,示意會議繼續。

    這場會議在繼續,除了鹽引之外,工部還討論了下關於石景廠四司生產的一個計劃表。

    戶部尚書金濂點著鋼鐵司說道:“洪武十五年王允道上言,恢復元時磁州臨水鎮官冶所,太祖高皇帝言,利不在官,則在民,民得其利,則利源通,而有益於官。”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罷黜各地官冶所,按產量納稅三十分之二,是為鐵課。”

    說到這裡,大家都有些沉默。

    朱祁鈺知道金濂在說什麼,磁州臨水鎮官冶所,元時一年產鐵百萬斤,王允道上書請旨,請朱元璋恢復官冶所。

    結果王允道被廷杖流放海外,大約送到了爪哇。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罷黜大明十五所官冶所,改為十五抽一的鐵課。

    朱祁鈺現在辦的石景廠,其實是違反祖宗的決定。

    石景廠不就是官冶所嗎?

    “繼續。”朱祁鈺要辦石景廠,朝中反對的意見並不是很多,因為鐵課已經收不起來了。

    戶部尚書金濂,左右看了看,深吸了口氣說道:“正統一十三年,山西陽城鐵課六十二萬三千斤,按照十五抽一的鐵課,陽城一縣產鐵定額為九百三十四萬五千斤。”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高皇帝給山西一省定額為一百一十四萬七千斤。”

    “也就是說近陽城一縣的定額,就是洪武二十八年山西一省定額的七倍以上。”

    “時過境遷,而朝廷法度不變。”

    定額是朝廷派下去的產量,鐵課是朝廷收多少鐵。

    陽城一縣的產量,已經是朱元璋時期給山西一省產量的七倍了。

    工部尚書石璞接過了話茬說道:“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去歲鐵課應為一千八百萬斤,鐵定額兩萬萬六千九百二十三萬斤。”

    “但是鐵課歲收僅為兩百萬斤左右。”

    兩百萬斤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