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

    “陛下的這些改造,頗為奇妙,其實陛下有所不知,每戰填裝火藥之寡眾,都影響了火器的威力。”于謙頗為認真的思慮了一番。

    他繼續說道:“陛下,火藥填的多了就容易炸膛,輕則手傷,重則目瞎,火藥填裝的少了,威力不足以穿過棉甲,所以,陛下這紙包火藥,防潮耐用,還能定量,陛下,此乃生生造化之德。”

    朱祁鈺倒騰這個東西的時候,只是抱著減少填裝火藥步驟的想法,但是歪打正著,才知道此物真正的妙用,在這個定量二字之上。

    在戰場上,你還能夠分毫不差的把握火藥的重量嗎?

    石亨考慮到的是射速,但是于謙卻考慮到的是定量二字。

    于謙向來是這樣的人,他每一句話說出來都是有理有據,而不是像石亨一樣變著花樣拍馬屁。

    “就是覺得火藥攜帶不便,所以想了這麼個主意。”朱祁鈺不動聲色,並沒有因為幾句誇獎而沾沾自喜。

    “陛下,戶部金老師父到了。”興安在朱祁鈺耳邊小聲的說道。

    “有請。”

    金濂走過了前廊,卻發現引路的小廝將他引至前院,才看到了于謙和石亨都在涼亭,而且交談甚歡。

    金濂這個戶部尚書,在做之前,他一直是刑部尚書,還帶兵平叛,他看到了朱祁鈺搗鼓出來的兩個小玩意兒,也是頗為的驚喜。

    南方多雨,將士們的火器到了南方反而還不如弓弩趁手,這兩個小小的改動,卻是保證了戰力。

    即便是雨中,這油紙包裹的火藥,也不會受潮,而且還有火門的擋板,都是保證潮溼天氣作戰的條件。

    “陛下之奇思,足可安邦定國。”金濂放下了手銃,他手癢打了幾發,試驗了下火銃的威力,頗為感慨。

    “金尚書何事前來?”朱祁鈺笑容滿面的問道。

    金濂看了看于謙和石亨,嘆氣的說道:“陛下,京中糧價非但沒有降下去,甚至還在漲!”

    朱祁鈺一愣,隨即坐直了身子,愣愣的問道:“通惠河不是通了嗎?怎麼糧價還在漲?”

    “是的,陛下,這糧食倒是進了京,可是保證軍士們使用,兵部不肯放糧平抑糧價。”金濂的意思很明顯。

    他是來告狀的,于謙的手太長了。

    京通兩倉一千庫,都歸戶部管理,但是眼下庫都被于謙把持著,京中無糧可放,糧價怎麼平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