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335章 諮政院主政

    「戰爭,讓雙方最大限度的使用彼此的力量。」

    現在僭朝完全就是一棟破房子,但是也需要有人踹一腳,才能轟然倒塌,但是這一腳,必須陛下來踹。

    大明是有慘痛教訓的。

    當初李景隆兩次兵逼北平城,讓朱棣不得不回北平,圍點打援,攻敵必救,李景隆圍點了,但是並未打援。

    李景隆到底是不是燕府的奸細?這個誰都不知道。

    胡濙大概知道,但是胡濙不會說,這涉及到了太宗文皇帝的英明神武。

    平定藩王叛亂,在大明朝,只有親征,才是解決的唯一途徑。

    但是皇嗣幼衝,誰來監國?

    京師之事還待理順,李賢作為臣子,他就必須想辦法,讓這個他從心底厭惡的、稀爛的僭朝維持下去,一旦失綱,他李賢罪責難逃。

    做一個有良心的大明臣子,要比喪良心得過且過,難上百倍千倍。

    被刀架著脖子上了造反的車、還得竭盡所能的維持這個僭朝。

    李賢看著終於安靜下來的諸王、外戚、勳臣、縉紳的代言人們,忽然想到了個問題,他眉頭緊皺的說道:“你們在造反之前,是不是沒有考慮過,治國有多難?”

    “也沒考慮過,如果治不了,會是何等的人間慘劇?”

    李賢的問話,並無人應答,但顯然這就是答案,他們四處聯袂造反,壓根沒想過如何治天下。

    李賢深吸了口氣,面色痛苦,良久之後,他才睜開了眼說道:“家務事鬧成國事,開心了嗎?”

    “今日之南衙,殆哉岌岌乎!”

    “朝廷昏亂於上,黎蠻束脅於外,國民怨謗於下!”

    “如半空之木,覆被之霜雪!如久病之夫,益中以沴癘!”

    “舉國相視,鹹儳然(不莊重)若不可終日。”

    “志弱者,袖手待盡,識簡者,鋌而走險;”

    “自餘忠義之士,亦彷徨歧路,莫審所適。”

    “問當由何道而可以必免於亡,遍國中幾罔知所以為對也。”

    李賢開始從現象出發討論南朝如何避免滅亡,導致失綱。

    李賢嘆息的說道:“夫此惡證亦何難解決之與有?今日之惡果,皆因南衙無綱。”

    這個現象的問題在哪裡呢?在於南衙無朝綱。

    這幫人壓根就不是什麼叫做朝綱!

    陛下扯的第一巴掌,就是他們沒規矩,造反都是瞎胡鬧,以為寫一篇戰書檄文,就是造反了?

    “何為朝綱?”李賢轉過頭來,又拋出一個問題,他看向了那個劉昇,劉昇是景泰二年的新科榜眼,結果在京城,天子腳下胡鬧。

    這傢伙先在京城搞那些人妖物怪的曹姓男伶,後來被騙了錢,求到了同鄉同書院而出的於少保頭上,最後又仗著自己有錢,搞了個千人遴選家人,最後被陛下革除了功名。

    大明是有規定什麼人才能用多少奴僕。

    現在劉昇來到了南衙出仕。

    “劉昇,你來回答。”李賢點名讓這個新科榜眼回答,希望他能說出一點來,哪怕是一條!

    劉昇稍微思忖了下說道:“鬥斛、權衡、符璽、仁義。”

    李賢點了點頭,劉昇說了四條。

    不是學問出問題了,也不是科舉出問題了,還是劉昇這個人有問題。

    劉昇可是主動在南衙出仕,非常積極,而且還獻了不少錢糧。

    袁彬已經盯上了劉昇,因為劉昇家裡世代海貿為生,頗為富足,去的地方和孔府是相同的,倭國石見。

    劉昇學的學問沒差,但是那都是春秋戰國時候的東西了,以此延伸了很多,就不是他這個還未出仕的文林郎,能夠領悟的了。

    他開口說道:“一曰行制、二曰釐法、三曰確權、四曰量度,以上所舉,雖寥寥四綱,竊謂前途之安危存亡,蓋繫於是也。”

    “我這裡有六十四條文,諸位且看後,再議。”

    李賢將早就寫好的三份遞給了眾人,其中有一份是玉娘謄抄的,昨天他寫到了深夜,最後一份再謄抄一下,寫不動了,玉娘代勞了。

    王驥拿了一份,孫忠拿了一份,謝璉拿了一份。

    軍勳、諸王外戚、勢要豪右,一方一份。

    李賢站在了朱文圭正中央,等待著他們討論結束,他看著外面的天日昭昭,嘆了口氣,這份東西,就是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