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313章 賺錢嘛,不寒磣

    李賓言有些猶豫的說道:“陛下,商舶多有火炮的違禁之物,雖然入港之時,他們都遮掩了起來,但是臣知道那是什麼,一些弓弩、火銃藏在船艙之中,臣有些疑慮,此事如何處置?”

    朱祁鈺面色變得嚴肅了起來,他鄭重的問道:“李御史是如何處理的呢?”

    李賓言知道這件事茲事體大,但他還是俯首說道:“未曾張弓,未曾填裝火藥等船舶,臣未曾查辦,若是張弓入港,按倭寇處置。”

    “大明海軍軍威不振,海貿多履險地,倭寇蠻橫,南洋和西洋諸國,也不是良善之輩,臣反覆告知所有船舶,入港需偃旗息鼓,不得張弓填藥。”

    這個處理方法顯然在朝中臣子看來,是謀叛、謀反、謀大逆的大罪,但是李賓言反覆衡量之後,還是決定冷處理。

    就是你不張弓填藥,我就當沒看見,你若是張弓填藥,我就把你當倭寇打了。

    大明禁弩、銃、甲,凡是私藏者,一律按謀逆處理。

    但是這些海船,所履之地,可不在大明境內,有點武器裝備,理所應當,商賈行商天下,沒點手段保護自己,那是胡扯。

    這是十五世紀的大明朝,這是大明南下西洋船隊解散後的第十六個年頭,一律按大明律去督辦海貿之事,必然是因噎廢食。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李御史處理極善。”

    李賓言長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為陛下會雷霆大怒,畢竟私藏火器、甲冑、弓弩,實在是有點大不逆,但是現實是商舶不帶武器出海,那就等同於送死。

    海盜可不跟你講什麼大明律,誰讓你大明海軍,軍威不振。

    朱祁鈺笑著說道:“此事李御史不要聲張,密州市舶也淡化處理便是。”

    朱祁鈺的意思就是這件事不上稱,當成四兩重處理。

    若是上了稱,這件事就是奔著謀反大罪去辦了。

    日後若有法令更張,再行明文,在法令更張之前,就行潛規則,朱祁鈺現在的手太短了,管不到那麼寬。

    從倭國揚帆到大明需要多久?

    慢則一月,快則十日,順風逆風差距,海路早已暢通無阻,運作極為成熟,商舶極多,但是倭寇猖獗。

    眼下市舶司的主要作用還是收稅,武裝收稅的事兒,主要是陸地管轄。

    “陛下寶源局的換銀幣是不是可以在密州也設一處?海商多銀啊。”李賓言目光閃爍的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他之前就提到過兵仗局讓勢要豪右之家參與,那顯然是極為愚蠢的提議,但是寶源局不鑄幣,可以換銀幣,密州市舶司也屬北方。

    是不是可以在密州市舶司也設置一個兌換銀幣的地方呢?

    朱祁鈺並沒有馬上否定,而是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你這要是被朝廷的御史們知道了,定要參你一本了。”

    大明的官僚們對於宣府貢市居然可以用銀幣這件事,至今持有反對意見,而且也證明了,官僚們說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些銀幣流出去之後,就回不來了。

    他們對此頗為擔憂。

    李賓言的這個提議肯定會被彈劾,但是李賓言還是提出了這個想法。

    按照官僚的做事原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賓言只要完成皇命便可,主動提及此事,顯然是李賓言覺得很有必要。

    李賓言低聲說道:“倭銀產量極大,而且臣有點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朱祁鈺笑著說道:“暢所欲言就是。”

    鹽鐵會議已經極為寬鬆了,這種私下奏對,朱祁鈺自然願意讓朝臣們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只要屁股不是歪的,都好說。

    李賓言趕忙說道:“臣惶恐。”

    “陛下,臣以為宣德三年棄置交趾三司,其實也跟永樂十八年後,停止寶源局大規模鑄銅錢有關,永樂通寶在海外橫行無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寶,並以此為資財多有囤積。”

    “朝臣反對鑄銅錢,認為銅錢外流,這最終寶源局不再鑄造銅錢,咱大明在海外,就只是一個臆想之中的大明瞭。”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無恭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