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96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

    京營出塞必然要回京,但依舊會留下四威團營留守河套地區,三年之後才會回京,教諭組織百姓、剿匪平寇、營建溝渠水利、防止河套復叛,總之四威團營的任務是守住此次作戰的勝利果實,不要被人竊取了。

    雖然十二團營都是京營,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石亨帶領的四武團營實力最強,楊俊帶領的四勇團營最勇,但是四威團營實力就有些遜色了,而且還調了一部分人前往密州市舶司。

    所以這次任務的殿後,多數都是四威團營在進行。

    朱祁鈺對四威團營的實力,還是有些擔心的。

    于謙停下了下棋的手,他又輸了,實在是苻堅這

    八十萬軍,實力太強了,直接將他的謝玄軍給碾的稀碎。

    于謙十分認真的說道:“陛下,臣以為,四威團營足以勝任,定不負君恩。”

    “若是瓦剌人膽敢來犯,定讓他有去無回!”

    十二團營實力上必然有參差,但是那也是京營方面的比較,放到河套地區,只要劉安和孫鏜二人不犯蠢,各御史、州府縣鄉的國家之制還在,那瓦剌人無論如何也啃不下河套來。

    進攻是在別人主場作戰,防禦是自己的主場作戰。

    河套能算是大明的主場了嗎?本來不算的。

    但是誰讓瓦剌人配合的好呢?

    瓦剌、渠家三兄弟,在河套地區又是炸燬河堤水渠,又是縱火四處焚燬,更是讓人以戡亂之名,四處大屠。

    人心向背定成敗,河套地區的百姓們,對瓦剌人已經完全是不分胡漢,全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了。

    打仗和房中之事,其實別無兩樣,表現得好,也需要配合的好,才能水到渠成。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讓武清侯和楊俊帶兵回京吧。”

    “京營回京,也省的一些人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發生誤判。”

    于謙猶豫了片刻說道:“陛下,河套地區新闢,理應嚴刑峻法,對不法之人以嚴刑,等宵小之徒畏法,再以舒松,蒸然有治平之象。”

    “若是寬縱,必失在於縱,招惹禍殃,必是萬民嗟怨。”

    于謙這話說的也是仁恕之道,這不是于謙在勸陛下暴虐,大明從元朝得到的最大的教訓就是元以寬縱失天下。

    四威團營在河套地區的重要任務,就是防止河套復叛,大軍征伐定勝,若是河套地區復叛,大軍再次進剿,可不就是現在掌令官安撫,興修水利軍民魚水相歡之景了,而是雷霆天怒。

    這和當初朱祁鈺下往福建的那道大赦聖旨是一個道理。

    「不分首從鹹赦除之,悉令復業,敢有仍前負固不靖,大軍剿殺,朕不敢私。」

    大赦之後,依舊冥頑不明,朱祁鈺只能讓大軍做那誰都不想看到的事兒。

    朱祁鈺點頭說道:“精忠旌唱曰:甲馬叢中立命,刀槍隊裡為家,殺戮如同戲耍,搶奪便是生涯。”

    “自古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唯有這岳家軍軍紀嚴明,未曾擾民。”

    “若是寬縱,河套復叛,豈止是生靈塗炭?固非朕之所願,朕體上天好生之心,一視同仁。”

    仁恕之道,從來不是一味的仁善,這一點上于謙勸仁恕也數次提現到了。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不是說老天不仁慈,把所有人都當做是草扎的貢品。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公地道,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視同仁,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一視同仁,亦是仁恕之道。

    只是這仁恕之道,在一些有心人的解讀下,慢慢就變成了寬仁、寬縱之道,為己謀私的便利之道。

    陳循講的仁恕之道,就是車軲轆子話車軲轆的說,唸經一般的勸的是寬縱,而非仁恕。

    于謙含笑不語,陛下以承繼太祖太宗皇帝遺志,對太祖太宗的仁恕之道,理解頗深,無須他多置喙評斷。

    春秋鼎盛的大明皇帝,正在帶領大明變得再次偉大。

    于謙依舊盡職盡責的勸仁恕之道,他頗為放鬆的說道:“陛下,這其實都是料敵從寬,以臣在河套所見所聞,只要大明是要治河套,而非殺雞取卵,那河套地區的百姓復叛,也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