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89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

    朱祁鈺打開看了許久,然後合上,還給了內帑太監和度支使,他頗為無奈。

    這都能捲起來…

    具體來說,最開始的時候,馬匹的價格的確是四枚銀幣一匹馬,但是耐不住貨物很多,銀幣很少。

    正統十四年大明與瓦剌開始征戰,這私馬牲畜的買賣就徹底斷了。

    今年貢市一開,這草原上最先趕到的自然以正常價交換,等到後面,價格越來越低,最後就出現了二十七萬銀幣,買了四十萬貨的事兒出來。

    金濂也翻閱了下賬目,面露不解,他不做買賣,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頗為驚奇。

    若是放在過去,金濂肯定會說一句朱純是真的會做買賣,但是他現在敏銳的差距到了其中的不對勁兒。

    按照陛下對商品的定義,商品包括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那麼賈家營貢市出現這個現象,很顯然,使用價值並未改變,因為勞動的量未曾改變,而是交換價值下降,導致了價格降低。

    按照陛下對使用價值的定義,只有勞動是衡量使用價值的唯一標尺,那麼使用價值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因為交換價值的改變,價格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變。

    使用價值,在上次鹽鐵會議上的勞動報酬問題上,說得很明白了,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比如耕種就是具體的勞動,比如讀書人潤筆就是抽象勞動。

    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的量並不容易衡量。

    而交換價值的量在各地區也不同,比如明明都是一石米,在蘇松地區、在京師、在宣府各有不同,就是因為交換價值不同導致。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不容易衡量,而且物品與物品之間的價值衡量,就需要一個標準,那就是一般價值形式。

    在過去,大明朝的一般價值形式都是以糧食為主體現,隨著白銀流入和增多,一般價值形式變成了白銀去體現。

    一般價值形式出現,顯然是商品流動的結果。

    但是白銀並不能作為作為一般等價物去使用,因為各地鑄造銀錠的方法各不相同、手法不同、成色不同,給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便。

    陛下的新貨幣政策發行的銀幣,無疑就是一般等價物。

    銀幣代表了財富。

    過去的永樂通寶同樣代表了財富。

    金濂頗為憤怒的說道:“所以這些韃靼王們,就不管他們治下百姓的死活了嗎?在貢市僅僅換出了不到三萬斤鹽,四萬斤鐵,而且都是脫脫不花買的…”

    胡濙也看了下賬目,連連搖頭,嘆息的說道:“陛下,這財經事務,果然是門學問,它解開了臣多年未解的疑惑。”

    在草原上,是不存在一般等價物這種東西。

    尤其是在捕魚兒海軍事失敗後,帶來了北元政治失敗,草原上長期處於割裂的狀態,別說銀幣了,連寶鈔都沒有。

    這就不難解釋,永樂年間,各大部落都只要永樂通寶,以至於永樂十六年,文皇帝怒斥韃靼王不顧民生,人神共棄了。

    朱祁鈺也是搖頭,嘆息的說道:“貨幣是流動資財,銀幣的使用價值近乎於沒有,它不交換,那不就是一文不值嗎?這些韃靼王,絲毫不理解這個道理…”

    集寧地區的農莊法開始後,有了很多的韃靼人加入,這些人被分而劃之,散到了山外九州和河套地區的農莊法之中。

    胡濙左右看了看,別說韃靼王了,他們不也是最近才在陛下的引領下明白了這個道理嗎?

    朱祁鈺一攤手說道:“脫脫不花請旨,讓朕申飭韃靼王,朕能怎麼辦?把朕的國富論,送到草原上,讓他們好好學習一番?”

    就是真的把他的國富論送到草原上,韃靼王只會當擦屁股紙。

    胡濙俯首說道:“陛下草原上並不是有很多人懂漢學,韃靼王也沒幾個懂,脫脫不花寫的那個字,就可見一斑了。”

    “送去了,他們也不懂。”

    胡濙掌禮部文教之事,他當然知道草原上的現狀,除了少數在四夷館就學的學子以外,草原人有幾個懂漢學的?

    群臣也是無奈,未聞王道之地,總是這副稀爛的模樣。

    朱祁鈺看著群臣猶豫了片刻說道:“朕說他們的愚蠢,並不單單是他們留下了一般等價物,也就是貨幣,這一方面的愚蠢。”

    “他們不懂國家和百姓的資產財富到底是什麼,才會如此愚蠢。”

    朱祁鈺此言一出,群臣的表情略微尷尬,他們也就理解到第一層的份兒上…

    難不成陛下還有高論?

    朱祁鈺一看群臣的表情,就是嘆氣,這些個臣子完全沒有發揮主動能動性,壓根就沒有深入思考過財經事務,總是自己喂多少,他們就吃多少。

    像極了當年在課堂上的學生。

    不過朱祁鈺想了想,也完全理解了他們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