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75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朱純並非科班出身,他來宣府這十四年的時間裡,多數以作畫為生,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吃著朝廷的俸祿,啥都不幹。

    他對宣府足夠的瞭解,對馬市也足夠的瞭解。

    但是上次他抓了一個奸細,得了一塊功賞牌後,他就攬下了營建宣府貢市的活兒。

    這個活兒很難嗎?其實不難,因為大皇帝建立貢市,實在是眾望所歸之事。

    「近聞北虜進貢多挾馬入邊私市,市者得之,皆以歸勢家,因取厚利,厚利之下,商民必趨之若鶩,遠近商賈,多以鐵貨與虜交易,村市居民,亦相率犯禁。」

    宣府的百姓想要貢市、宣府的勢要豪右之家想要貢市、韃靼人想要貢市,幾乎所有人都想要貢市。

    私市私集,是在宣府貢市設立之前,就已經極其普遍的現象了,而且藉著互市的名義,在山外九州,大肆劫掠的馬匪可不再少數。

    這種亂象,他幾次上書朝廷,卻始終沒有回應,一來,他的奏疏不受重視,二來,大明如此強大,些許蟊賊耳,不值一提。

    土木堡之變以來,他的奏疏得到了極大的重視,而且推進速度極快。

    大皇帝送來了三十萬枚馬價銀,作為貢市第一次交易資金,要求不少於五萬匹能用之戰馬。

    宣府方面立刻投入了約五萬的民夫,在安定門的賈家營,開始營造貢市圍城,相繼建成了鎮朔樓、清遠樓等樓宇,負責管理兩個互市。

    賈家營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是一個盆地,四面環山,卻是四通八達,當初也先派遣了阿噶多爾濟,意圖進攻賈家營,希望能夠牽制宣府主力,為攻打萬全城做掩護。

    可惜的是,阿噶多爾濟發揮了韃靼人的優良傳統,望風而逃。

    而此時的賈家營因為營建,起了一個圍十里的小城營堡,雖然是互市,但是有著極其濃郁的軍堡風格,比如有跑馬道,也有三層的甕城。

    正統五年,宣化城開始包磚,宣府自此成為了磚城,而這次營建賈家營貢市,不過花費了不到三萬塊銀元,就建成了。

    大明銀元,比京師貴多了,一塊能當三塊花,草原人對這種銀幣頗為追捧。

    當然城內主要是以貢市為主。

    韃靼人、兀良哈人都可以驅趕牲畜來到宣府貢市,獲得大明的銀幣,然後用銀幣換取生活所必須要用的鐵鍋、鹽巴等物。

    在某種程度上,朱純認為大明的銀幣,更像是一種不容易偽造、製作精美的鹽引,大明給銀幣獲得馬匹,而大明的商賈,將貨物運到宣府,用大明的貨物,將大明的銀幣換到內地。

    這不就是翻版的鹽引嗎?

    但是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錯的離譜。

    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和邊鎮糧草、淮南鹽息息相關的鹽引,完全不同。

    首先,就是大明準備了作為交換的鹽巴、茶葉、鐵鍋、農具、馬鐵鐵等物,全都滯銷了。

    這幫韃靼的臺吉、奴酋帶走了大明的銀幣,留下了他們的牲畜,卻沒有帶走大明準備的貨物、物資,生活必需品。

    因為臺吉和奴酋們,認為大明想要賺兩次,第一次是低價收購牲畜,第二次是高價販售貨物。

    朱純看著那些瘦骨嶙峋的牧民,就是嘆息。

    天地良心!

    這些貨物已經非常便宜了,至少宣府什麼價格,貢市就是什麼價格。

    朱純已經被罵的狗血淋頭了,說朱純應該送去太醫院觀察觀察,是不是韃靼人的奸細!

    宣府雖然談不上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也並不寬裕,結果都被拿去販賣,這不是裡通韃靼嗎?

    這不得把朱純辦個通賊的罪?不送去太醫院,觀察觀察這位官老爺到底是不是韃靼人的奸細?

    朱純頂著巨大的壓力,將這些草原急缺的物資,從宣府運到賈家營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吸引草原人把馬匹送到貢市來。

    可惜,草原人的臺吉和奴酋,似乎不懂竭澤而漁則無魚的道理。

    百姓對那些閃著光的銀幣,根本沒什麼感觸,他們看到了那些鐵鍋、茶葉、鹽巴的眼睛才是亮的。

    于謙的說法是對的,永樂年間,草原人生計困難,不僅僅是大明的攻伐,其中也有大明製成永樂通寶,被草原人用牲畜換取。

    導致了草原上生活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