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60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

    朱祁鈺繼續說道:“防禦二字,不僅是防禦可以形成局部優勢的時候,才會防禦。”

    “有的時候,進攻收效甚微,大勢自然也會轉向防禦。”

    “如同陰陽有隔,進攻與防禦之間,總有停頓。”

    “這段停頓時間,一旦被有心人稍加挑撥,再加上各種詩社搖唇鼓舌一番,這興文匽武的大勢可成,即便是強橫如英國公面對此等大勢,也只能徒嘆。”

    朱祁鈺用手比劃了很小的一段距離,他的意思很明確。

    進攻-防禦-進攻,停頓的時間並不會很長,因為進攻收效甚微的時間必然也不會太久,頂多二十年,草原上就會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但是在這個轉圜的過程中,停頓的時間,就會有人,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就會開始這所謂的興文匽武。

    楊洪手裡握著一顆旗子,始終沒有落下,他七十有三,不知天命何時,他就是想借著這人生最後的一段時間,跟陛下好好聊聊戎祀大事。

    他之前就在朝堂之上,反對文官過度干涉大明戎事。

    他以宋朝狄青為例進行上諫,勸諫陛下重視戎事。

    但是現在看來,陛下可能不善於具體指揮,但是對戎事已經思考了許多許多。

    “陛下聖明。”楊洪落子,笑容滿面。

    攤上這麼個君主,是福氣,不用太過解釋,不用太多的舉例,陛下自有明悟。

    胡濙上次在鹽鐵會議上拍馬屁,官吏稱其職,戎政得其平,法綱紀修明,倉儲庾充盈,閭閻安樂業,有一句是錯的嗎?

    並沒有。

    但是陛下不喜歡這些花裡胡哨的馬屁,這些拍馬屁的筆桿子只能憋著。

    朱祁鈺笑著繼續說道:“其實吧,朕以為戰爭是為了獲勝,產生陰陽相隔的停頓,也不全是進攻與防禦之間的轉化,還有就是情報缺失。”

    “不瞭解,所以進攻收效甚微,太宗文皇帝五徵沙漠,有三次都是戰果寥寥,大軍動,則韃靼人望風而逃,千里無馬鳴。”

    “這種情報缺失,導致了對情況不完全瞭解,故此進退失據,進攻轉為防禦,變成了應有之意,最終導致了興文匽武的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抗衡。”

    “所以昌平侯在決定設立夜不收,刺探軍機,深入虜營,探聽敵訊,朕深以為善,故把夜不收家屬,喬遷至大興,專設營邸榮養,多有榮待。”

    楊洪長笑兩聲說道:“陛下英明。”

    楊洪發現自己想說的,陛下其實都已經知道了,而且理解非常深刻,完全不需要他再去多說什麼。

    進攻與防禦的轉圜間隔,就是興文匽武的最佳時間。

    這種變化,可能是因為進攻收效甚微,可能是防禦更加輕鬆,可能是對敵人不夠了解,但是間隔的時間,一定會產生。

    這個時候,但凡是有人輕輕退一下,這石頭就從高山上滾落了。

    楊洪猶豫了下繼續說道:“陛下,臣常聽聞,勝敗乃兵家常事,故此有人將戎比作是一場豪賭。”

    朱祁鈺露出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笑容說道:“就前段時間,彈劾廣通王造反的那位御史楊一清,就這麼罵朕,說朕是亡國之君,而且說得還很有道理。”

    “他和昌平侯所說的意思,大致相同,他認為戰爭之中,一勝一負,兵家常勢,勝負旦夕之間,又以土木堡之戰為例,勸諫朕少興刀兵。”

    “還說朕是個通宵必醉尊罍的賭徒,朕德勝門衝陣奪旗,也被他說成了犯險,將國家危亡繫於犯險之上,國必亡也。”

    朱祁鈺笑的原因很簡單,朝臣們一會兒高呼陛下英明,實乃英主也,一會高呼陛下是亡國之君。

    朱祁鈺始終處於英明之主和亡國之君的雙重疊加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都會坍縮成英明和昏聵的模樣。

    “那陛下以為呢?”楊洪繼續推動著大龍,對朱祁鈺的陳漢軍進行大肆絞殺,得勝的契機就在眼前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他的現象、問題、原因、方法,都說的面面俱到,是個不錯的御史,他說的有道理,但是朕不會聽他的。”

    “他拿也先舉例,說也先入關就是贏紅眼的賭徒,結果卻是滿盤皆輸。”

    “他用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我們現在玩的鄱陽湖之戰,陳友諒就像個賭紅眼的賭徒,非要在鄱陽湖一戰定勝,如果彼時他順長江而下,直撲我大明老巢南京等地,勝負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