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42章 神乎其技

    第142章 神乎其技

    盧燦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則新聞報道:

    ——她背井離鄉30年只為“搶救”數千幅壓箱底的中國文物!

    不得不承認,自己當初是被“震驚體”標題吸引,轉而點入這篇報道。依稀還記得,那是一片人物專訪,被採訪者是大英博物館高級古畫修復師邱錦仙女士。

    邱錦仙女士,出生於滬海的工農家庭,20歲進入滬海博物館工作,因為是小姑娘,心靈手巧,被安排在裝裱室擔任華啟明老師傅的幫手。

    孰料,這位其貌不揚的小丫頭,在書畫裝裱和修復方面,頗有天賦,竟然很快入門,成為華啟明和徐茂康兩位大師的得意弟子。

    1987年,已經獨當一面的邱錦仙,受上級委派,前往大英博物館交流中國書畫裝裱修復技術。

    英國人不太相信這位“村婦”般的人物,能修復中國古字畫,於是,時任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的羅森,拿出一副已經破爛不堪的傅抱石山水圖,讓她展示。

    這位邱錦仙女士,確實技藝不凡,開水淋畫,五衝五洗,把大英博物館的文物專家都看呆了,最終,在她的努力下,這幅畫作被修復一新。

    彼時,大英博物館只有東洋修畫師,對中國古畫毫無辦法,這也致使成箱成箱的中國古畫,敦煌經卷、古籍善本,被擱置在收藏室無人問津。

    當時大英博物館的館長大衛·威爾遜和東方部主任羅森,正為那些再不好好修就毀了的中國古畫搞得焦頭爛額。在見識到邱錦仙的“神乎其技”之後,兩人當即發出邀請,希望邱錦仙能留下來負責修復館藏的中國古畫。

    邱錦仙留下來,在大英博物館一干就是三十年。

    採訪中,她自曝,大英博物館現行展出的古畫,基本上她都有過手,總數量將近一千幅,重度修繕達四百幅,包括《女史箴圖》唐摹本、明代朱邦的超大絹畫《紫禁城》、趙孟頫的《雙馬圖》、37塊碎片拼成的敦煌佛教《地藏十王圖》等知名畫作。

    盧燦之所以記得如此清楚,是因為這片報道下面的評論區中,是一片對這位叫做邱錦仙的女人的謾罵評論——“替強盜修復罪證還沾沾自喜”“步亡國奴的後塵”!

    不僅如此,還有網友挖出,當年邱錦仙因公出國最後逗留倫敦不歸,屬於叛國!同在滬海博物館工作的攝影師丈夫,因她而遭受十二年不準出國的禁令。

    如果將她理解成一位“為藝術品獻身的純粹的人”,可能更有助於看待她的行為——在挽救藝術品方面,她是絕對有功勞的!只是,國籍不符合網友預期而已。

    邱錦仙的行為,是否值得讚賞,不好評論......

    盧燦此刻想到的,是她在自述時提到的“大英博物館有著成箱成箱的中國古畫亟待修復”這句話!。如果事實真如她所說......那豈不意味著,這是自己抄底大英博物館中國古畫及古籍的好時機?試想一下,與其將這些文物擱置在收藏室發黴腐蝕,大英博物館願不願意用它們換取沉甸甸的英鎊?

    不是不可能的!

    盧燦越想越興奮,扭頭問道,“杜教授,您和大英博物館東方部......熟悉嗎?”

    杜希德正準備欣賞盧燦的“神技”呢,沒料到他突然來這麼一句,有些詫異,“我和羅森關係不錯,怎麼了?”

    盧燦琢磨了片刻,還是覺得有必要對杜希德教授實話實說,這是因為,杜希德教授並非純粹的英國人,而且剛剛表露過對劍橋大學的些許不滿,這也許就是契機。

    不要以為為劍橋大學捐款,就一定愛它!揮舞鋤頭的盧燦,可沒那麼仁慈!

    “杜教授,你這都有不下於一百件各色東方纖維藝術品,”他笑著指指堆積在長臺以及桁架上的各種木匣、畫筒,“你這如此,想必大英博物館也好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