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居士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隋帝之秘

提及這第二個隱秘,孟昭大感興趣,有些好奇道,

“上古人皇之說,真與假且不說,那皇隋煬帝為何要在這犁首山中修建行宮華池,又為何留下珍寶以及史萬歲的傳承?”

既是兇險之地,就該封鎖,遠離,隋煬帝卻反其道而行之,有點古怪。

“關於這件事,我也是從師門的秘典中所知,好似那隋煬帝當初三徵古高麗國,雖最終功虧一簣,甚至導致大隋整個崩殂,卻也從中帶出一道兇邪戾器,竟讓這皇隋大帝被詛咒纏上,日不能行,夜不能寐,每日消耗精力,整個人日漸消瘦。

後來,是當時的隋朝國師,提議將這兇邪戾器鎮壓在犁首山中,以那上古大魔的魔氣,鎮壓這高麗邪器,以毒攻毒。

同時,佈置下風水大陣,以兵家之機要秘術為陣心,陣源,可以破除詛咒。

隋煬帝採納了這個提議,但又怕此事外傳,於自己的名聲有損,故而特意掩人耳目,用修蓋行宮華池來做掩飾。”

“按理來說,我神州正朔,地大物博,人皇大帝,為古之至尊,非但個人實力無可匹敵,且有人道龍氣,萬靈願力加深,可謂聖天子,神靈庇佑,萬邪不侵。

隋煬帝因為消耗國力,三徵高麗,弄得隋朝底蘊虛耗,百姓民不聊生,民間大亂,諸多反王如雨後春筍般冒頭,天命移轉,人道龍氣,天子神威,已經損耗大半。

再有古高麗雖小,也是歷史悠久,有此古怪邪器,威能巨大也不足為奇。

這才導致隋煬帝怕自己被邪器壓制,人心不再,用各種法子掩飾。”

孟昭,孟川,呂樂三人聽得入神,這些隱秘雖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但到底還是有記載傳承留下,不至於讓諸多隱秘徹底消失。

這也顯現出諸多底蘊傳承悠久的大勢力的獨特之處,優勢也過於明顯。

從歷史來說,中古皇隋,也是大一統皇朝,可惜二世而亡,且與其後的皇唐有千絲萬縷之聯繫,皇唐之強盛,也多承襲皇隋之底蘊制度,故而往往被忽視,甚至在一些史書中,不被列為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