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狂想 作品

第349章 靜觀其變

    “沒那麼容易啊。”楊文昭忽然長嘆一聲,說道:“君若不賢,則身邊必有佞臣,只要將陛下精挑細選出來的小卒子給收拾掉,陛下就會明白,對付儒家,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言巉一楞道:“掌門已有計較?”

    “但凡心懷抱負之人,突然獲得能夠平步青雲的跳板,勢必會急不可耐,欲要一飛沖天,而在此期間,總會露出破綻,被抓住把柄。”楊文昭面無顏色道:“靜待時機吧,區區方無行,陛下以為憑他就能顛覆儒家,痴心妄想罷了。”

    鶴松齡顧慮道:“那陸沉呢?”

    楊文昭淡然道:“且不必管他,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廢侯改變頗大,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如果他也甘於做陛下棋子,妄想與我儒家作對,督監院院長……哼,螻蟻罷了。”

    ……

    對於方無行入閣、督監院重獲監察百官之權這兩件事,儒家終於議定,打算先蟄伏不動,靜觀其變。

    而在此期間,陸沉在督監院,已然牽頭將二署丟失多年的買賣又給操辦了起來。

    以往二署在督監院各署中,是權利最大的,哪怕是一署也要望塵莫及。

    監察百官,所需鷹衛務必要多,因為監察之列,可不僅僅侷限於京都官員,以下州府縣,大齊所有官員,都在督監院的監察範圍之內!

    可現如今督監院不算潛伏於列國的鷹衛,在京都的鷹衛攏共也就不到三百人。

    不過好在,督監院雖歷來為文官掌權,但行的卻是兵農合一、世襲罔替的制度,畢竟需知在督監院如日中天時,鷹衛以數萬計,若是全由戶部發餉,對於大齊財政而言可謂是極大負擔,所以便賜予鷹衛土地,令其閒時種田,自給自足,待需要用到時,便立刻換上飛鷹服,為國效力。

    所以別看京都鷹衛也就不到三百人,但在編在冊的鷹衛,不算潛伏於列國的鷹衛,即便這些年來一裁再裁,亦有共計兩萬三千餘人,這些鷹衛遍佈在大齊各州府縣,種田務農,可只要派人喚醒,就會立刻投身於為督監院效力的使命和義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