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牆先生 作品

第256章 255.【麵包咖喱雞】與【蝦醬通菜】

    雞肉和麵包一同送進嘴裡,脆香,軟嫩,酥爛,柔潤。

    不同的感覺輪番侵襲這舌頭上的神經末梢,隨後又讓辛辣的咖喱,將這些感覺融為一體。

    筷子不停,碟子上面的麵包快速消失,很快所有剪好的麵包條都消失殆盡。

    但是李瀟卻沒有死心,而是把視線盯在了圓形的麵包上面由於吃了許多,所以挖空的圓形麵包裡面的咖喱水位也下降了很多。

    他連忙順著頂部往下,不斷剪著已經沾上咖喱汁的麵包,吃得不亦樂乎。

    不過其餘人就沒有李瀟這麼大大咧咧了,畢竟李瀟已經早已習慣了在無數人面前吃飯,根本不覺得這樣的做法有什麼不對,早已經習慣了隨心所欲的吃飯方式,現在想要突然假正經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但其他人卻沒辦法做到不顧及其他人的眼光了,即便是看到李瀟吃得不亦樂乎,其他人也就最多把麵包蓋子和裡面的咖喱雞吃完就算完事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裝著麵包機的圓形麵包,反而更加像是食物的容器,而不是食物的本身,把裝食物的容器都吃掉的舉動似乎有點太過奇怪了。

    當然了,這其他人並不包括謝兵。

    謝兵本來就是山區的窮孩子出身,對於什麼餐桌禮儀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瞭解。

    吃到好吃的東西,哪管他是餐具還是食物,看到李瀟吃了他也就跟著吃,完全沒有任何顧忌。

    就在李瀟準備把麵包的底也吃個乾淨的時候,第6道菜也上來了。

    同樣是每人一小份,每人一個小小的灰色的麻石石鍋。

    “幾位客人千萬小心燙,石鍋裡面的水是沸騰的,石鍋也有幾百度,千萬不要碰到。”

    客如雲的冬季菜單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一種新鮮滾熱辣的菜品,不過這些菜品並不拘泥於菜系,甚至國籍可以是大漢菜也可以是法式餐。

    兼容幷蓄,一個菜單出現幾個國家的菜式,只是為了符合本季客人的飲食習慣。

    這時李瀟也大概想明白了,為什麼這邊會出現足足6位三星級以上的高級廚師。

    畢竟客如雲這邊的菜品種類實在太過繁複,雖然說一理通百理明,但是每個廚師都有一個或者多個的擅長領域或者擅長菜系。

    其他的不擅長菜式,雖說能做,但是肯定水平會大幅度下降。

    面對如此豐富的菜單不請這麼多個星級廚師,確實沒辦法應付。

    鍋裡面的汁水還在不斷冒著氣泡,顯然裡面的汁水還在沸騰之中。

    濃濃的青麻椒味道透過石鍋中不斷冒出的熱氣散發在空氣中,點綴在酸菜魚上面的青麻椒很新鮮,即便是經過烹煮後,還是散發著翠綠的色澤甚至連青麻椒的枝幹都是青綠色的。

    這種嫩麻椒會比老麻椒的麻味略低,但香味卻更濃而且因為嫩麻椒的外殼比較細嫩,所以只需要用少許熱油淋在上面本身的麻辣味道就會完全釋放出來。

    不會像老麻椒一樣需要反覆地澆上熱油,才能讓麻味釋放出來,畢竟這樣多次澆油也會讓菜品變得油膩。

    同時,嫩麻椒沒有老麻椒身上的苦澀味,麻味很純淨,並不會影響菜品的口感。

    雖然嫩麻椒的好處很多,卻沒有多少飯店喜歡用,原因很簡單嫩麻椒的外殼太薄,導致它內部的水分很容易流失。

    從樹上摘下嫩麻椒後,一兩天內就要全部消耗完畢,不然很快就會變得蔫巴起來。

    一旦蔫巴了之後就沒辦法使用了,這會大大增加食材的成本。

    所以,所以說嫩麻椒有千般好,但卻少有料理店喜歡用,就是因為它的折損率實在太高了。

    摘下後一兩天就要用,但是這些嫩麻椒到了店裡,很多時候就已經是過了一整天或者大半天。

    也就是進貨的當天沒辦法消耗乾淨,那第2天就不能用了。

    而東莞這邊並不是麻椒的產地,顯然這些麻椒還是從其他地方千里迢迢運送過來,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和費用估計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樣勞師動眾地購買那麻椒,為的居然僅僅是讓酸菜魚的口感不那麼油膩,為的僅僅是讓菜品的苦澀味降低幾分。

    李瀟不禁苦笑,能有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難怪能拿到6顆星。

    在別的店廚師和老闆無不費盡心思地想著,怎麼才能把材料的成本壓到最低,以增加利潤空間的時候。

    客如雲這邊卻反其道而行,為了提供更好的味道,寧願付出幾倍的成本。

    這樣的事情說出去怕是會被同行笑死,不過怕是也只有這種單價2000以上的高級料理店才敢這樣做。

    換做一家普通的小店,只為了追求一星半點的提高,需要付出幾倍的代價,恐怕早就因為成本問題而倒閉了。

    這邊用的魚也很特別,並不是傳統的鱖魚或者鱸魚,而是使用了東星斑。

    這裡是用的體型在一斤左右的魚排養殖的東星斑,這個體型的東星斑肉質更加鮮嫩,相比起傳統的桂魚和鱸魚更加鮮甜,而且肉質更加緊實。

    這樣的東星斑雖然價格比鱸魚和桂魚稍微貴那麼一點,但卻能大大地提高菜品的品質。

    當然這裡使用野生的肯定會更好,鮮味和甜味肯定會更足。

    但是,作為一家打開門做生意的餐廳,如果連進貨渠道的穩定性都沒辦法保證,時常出現食材短缺的狀況也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拖網捕魚本來就是一個看天吃飯的活計,要收集大批量的野生的一斤左右的小東星斑是相當困難的耗費的人力物力,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想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廚才退而求其次地使用了魚排養殖的東星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