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二九五章 井陘縣城

    反正這裡都是石頭山,碎石的取材非常方便。

    嗯,不需要遠距離運輸就能搞出混凝土,不錯。

    站在縣城往四周看去,能夠看到連片的麥田。這裡也能種冬小麥。

    這片田地,也是天地間僅剩的一片綠色。

    大隊人馬到來,讓住在城內的百姓,忍不住駐足相望。

    董書恆他們下船的時候都換上了太行縱隊的黑色軍服。

    所以百姓們並沒有慌亂。

    這些人早已經對太行縱隊的管轄產生了歸屬感。

    僅僅是稅低這一點就能讓百姓歸心,更不要說太行縱隊進駐以後,推出的種種惠民政策。

    兩千多人進城後,直接開進了城內軍營。

    駐紮在城內的二團士兵在營門後列隊歡迎。

    一個穿著便服的中年人小跑著上前。

    “歡迎總統大駕光臨井陘縣,屬下井陘縣長王宏鳴。”

    “王縣長,你好。”董書恆打招呼道,跟他握了個手。

    王宏鳴這個縣長,董書恆自然認識此人以前還有秀才功名,但是家中卻貧困潦倒,沒錢繼續讀書科舉。

    後來被淮海軍聘用,算是比較早進入淮海軍的軍政府。

    不過他現在絲毫看不出有書生的樣子。他的皮膚黝黑,握手的時候,能夠感覺到他的手心佈滿了老繭。

    董書恆被王縣長帶到縣軍政府,也就是原來的縣衙。那裡的條件比軍營這邊好一些。

    徐嶽就在軍營這邊幫著安排警衛團修整。尤其是這些戰馬,需要喂料休息。

    董書恆帶著魏玉祥以及內衛跟著王宏鳴一起向邊上的縣衙走去。

    井陘縣就兩座城門,一條街道貫通東西,站在東門抬頭就能看到西門。

    確實很小。

    街兩邊有些店鋪。其中最多的就是賣陶瓷的。

    見到董書恆在張望,王宏鳴趕緊解釋道。

    “總統,我們井陘縣盛產陶土,陶瓷是我們一項重要產業。”

    “不過淘窯都在北山礦區。縣城這邊的店鋪相當於展示區。我們這邊的陶瓷產品主要還是賣給長城公司,由他們賣到北方各處去。”

    這實際上還是走的淮海軍產銷一條龍的路子。

    “你們這裡的窯工都是哪來的?”

    “哦,此處本就有一座官窯,我們接手這裡的時候窯工都還在。”

    “窯工的待遇,一定要提上去,這算是技術工種,可不要跟朝廷一般苛待窯工。”董書恆叮囑道。

    “嗯,總統還請放心,都是按照我們的慣例在做。”

    董書恆點了點頭。

    在滿清,窯工也屬於賤籍。

    明明每年出口陶瓷,給清廷帶來了大量的白銀。可是朝廷就是不知道對窯工好一點。

    沒有盼頭,人又如何能夠發揮出創造力呢?

    多少年了,中國的陶瓷工資停滯不前。

    “回頭你們打個報告給商務部,讓他們從景德鎮那邊派幾個大師傅過來交流一下。你們這裡也可以派人去景德鎮那裡參觀。”

    景德鎮可是瓷都,是國內陶瓷領域的帶頭大哥。

    淮海軍接管景德鎮以後,整合資源,建立了一個陶瓷的研發中心。

    形成了以淮海軍直屬的陶瓷公司為首,多傢俬營陶瓷公司共同發展,共同競爭的局面。

    這是一種良性的狀態。現在景德鎮已經試製出骨瓷。歷史上正是骨瓷的出現,讓中國的陶瓷出口大大下滑。

    骨瓷晶瑩剔透,而且還堅固,比較符合西方人的審美,尤其是適合做為餐盤使用。

    而華夏國內的市場則更加追捧華麗。

    至於西邊和北邊的牧人,他們還沒有那麼挑剔。大部分牧民用的還是陶器。

    董書恆覺得商品好不好全在於顧客的需要。滿足客戶需求的才是好東西。

    “總統,如果可以這樣那就太好了。”王宏鳴聽了董書恆的話眼前一亮。

    他們井陘產的陶瓷品質一般,走的是低端路線。

    客戶多是平民百姓,還有北邊的蒙古韃子。

    景德鎮的陶都名聲,誰人不知。要是能夠得到指點,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好自己手中的師傅能夠學到幾手絕活,到時候他們井陘這邊的瓷器要是也能揚帆出海就好了。

    這年頭,最賺錢的還是海貿呀!

    “你們太行也是淮海軍的體系,況且井陘屬於北瓷一脈,跟景德鎮交流是一件相互促進的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