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二三三章 克里米亞的戰事

    英軍指揮官是拉格倫男爵,一個平易近人的貴族。法軍司令是阿爾芒·雅克·勒魯瓦·德·聖阿爾諾元帥,法國大革命造就的新一代法國軍人。

    1854年4月20日,俄羅斯遭到開戰以來的最大打擊,普奧兩國宣佈保持中立,並秘密結為防禦同盟。

    中立的理由顯而易見,但沙皇看不到這一點。神聖同盟在最關鍵的時候失靈,使他感到沮喪和憤怒。

    彷彿為了給沙皇傷口再撒一把鹽,英法艦隊在1854年4月22日炮擊塞瓦斯托波爾,表明英法準備實實在在跟俄國打一場戰爭。

    戰爭還在繼續,至少沒有傳來戰爭結束的消息。

    以董書恆對俄國人的瞭解,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現在正值夏季,俄國人肯定會把戰爭拖到冬季。

    俄國人總是不自覺地認為他們的士兵在冬日了會獲得優勢。

    因此董書恆認為至少明年春季之前,戰爭是不會結束的。

    從這些情報中,董書恆能夠看出兩點問題,一個是英法軍對正在收到疫病的困擾,疫病給英法聯軍帶來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大兵團的遠距離投送作戰發生疫情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另外一個是俄軍雖然在戰鬥中處於劣勢,但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也就是說俄國人實力猶存,可堪一戰。

    提到英法,兩國的公使,最近又派人請求董書恆見面了。

    劉青北已經跟兩位公使接觸過。瞭解了他們的訴求,但是這個事情太大了,不是劉青北能夠決定的。

    原來英法聽說了淮海軍在遠東再次擊敗了俄國人,對淮海軍的戰力刮目相看。

    所以這次想讓淮海軍出兵克里米亞,從中國坐船出發到科威特下船,然後沿著土耳其的內陸領地到達克裡米亞,跟從英國出發遠不了多少。

    至於從印度調兵,英國人沒考慮過,他們覺得將那些阿三調過去只會浪費後勤補給。

    英法公使認為這些清國人既然能夠在遠東打敗俄國人,說明他們至少有了與西方軍隊作戰的能力。

    根據董書恆當初跟他們訂立的盟約,他們自然希望淮海軍能夠直接派兵到克里米亞戰場。

    在那種幾十萬人的大會戰戰場,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勝算。

    另外兩位公使也知道,清國人的醫術了得,很多租界的外國人都到過董書恆讓人在上海建立的醫院,見識過中醫的神奇之處。

    阿達爾伯特\t親王的肺炎被中國的醫生治好之後,更是做了一個活廣告。

    現在阿達爾伯特親王在歐洲推廣淮海軍制造的大蒜素注射液,治好了一些身患花柳病的貴族。讓他賺取了鉅額的差價,更是讓他收穫了很多貴族的友誼。

    來自東方的神奇藥物,在歐洲傳的家喻戶曉。不過因為價格很貴,所以只有富人才能用的上。

    這次二位公使找到淮海軍還希望其能夠大量供應這種藥物,並且派遣一直醫療隊去戰場。

    當董書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雖然面上顯得很為難,但是心中已經樂開了花。

    他本來就想讓自己的軍隊去見識一下,歐洲列強之間的大兵團作戰。

    但是,這個事情不好他自己提。如果是他自己提出來,自然就得不到好處,不好再講條件。而且容易讓別人懷疑他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