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六八五章 將相和

    自從  普丹戰爭結束之後,鐵血先生就與攝政王商量對付奧地利的計劃。

    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北德意志邦聯,將奧地利從北德意志邦聯中給剔除。看書喇

    只有這樣德意志才能夠完成統一。

    擁有奧地利的德意志是不可能走向統一的。

    在哈布斯堡家族旗下就只能一直這樣一盤散沙。

    這與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模式有關。

    之前讓荷爾斯泰因地區加入到普魯士,就是鐵血先生運作的結果。

    那裡對於現在的普魯士來說就是一塊飛地。

    說實在的,價值並不是很大。

    但是鐵血先生知道,這樣能夠刺激奧地利主動動手。

    早在鐵血先生就職之前,威廉一世就已經任命老毛奇擔任陸軍的總參謀長,組建了新的總參謀本部。

    這個總參謀本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總結普丹戰爭中的一些經驗教訓,完成對普魯士軍隊的改革。

    一些新的武器進入軍隊,並且開始列裝。

    這要求軍隊要熟悉新的戰法。

    就在去年,普魯士陸軍還派遣了一個軍官團到復興軍那裡學習。

    現在復興軍的陸軍被公認為是最強的陸軍。他們已經完全脫離了那些老舊的戰術。

    對復興軍的訪問讓普魯士的軍隊受益匪淺。

    老毛奇作為帶隊的將軍,深刻地認識到,以後的戰爭將是雙方軍隊火力上的比拼。

    勝負的關鍵在火炮的威力數量以及槍支的射程和射速。

    機關槍密集而快速的射擊深深地震撼了老毛奇。

    他意識到普魯士軍隊原本那種不怕死的衝鋒戰術。

    在機關槍那密集的射擊之下,與送死無異。

    所以普魯士一直在從復興軍那裡尋求機槍的製造技術。

    現在這些,普魯士都有了。

    這次復興軍能夠向普魯士轉讓機槍以及無煙火藥的製造技術,讓普魯士戰勝奧地利的信心大增。

    而鐵血先生已經為這場戰爭尋找好了盟友。

    不僅梅倫堡、奧爾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漢堡、不來梅和呂貝克3個自由市全力支持普魯士對奧戰爭。

    鐵血先生最近還去了一趟意大利。

    在年初的時候被弗蘭西人擺了一道之後。意大利的各個邦國開始為自己尋找新的外援。

    那麼奧地利的另外一個對頭普魯士就成了意大利人的天然盟友。

    果不其然,鐵血先生去意大利轉了一圈,立馬與薩丁、西西里等意大利邦國達成了軍士同盟。

    只要普奧戰爭打響,意大利的各個邦國必然會從奧地利的南部發動進攻。

    此外,鐵血先生還與戈爾恰科夫會面,獲得了沙俄保持中立的承諾。

    當然了,普魯士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比如幫助沙俄建造鐵甲艦。

    同意沙俄艦隊在波羅的海自由地進出。

    ……

    在沙俄申請恢復黑海權益的時候。普魯士會表示支持。

    最後,只有弗蘭西人的態度比較曖昧。

    鐵血先生對拿三再瞭解不過了。

    這就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不過他並不像自己的叔叔那樣瞭解戰爭。

    弗蘭西人在戰爭的初期一定會觀望。

    只要普魯士人打得足夠快,足夠有決心。

    那麼弗蘭西人就沒有機會插手盡進來。

    另外,鐵血先生還準備給拿三開一個空投支票。

    那就是萊茵河以西地區。他知道拿三一直覬覦這塊地。

    如果鐵血跟拿三承諾用這塊地換來弗蘭西對普奧戰爭的中立。

    拿三是一定會相信的。

    為什麼拿三會相信普魯士人的口頭承諾呢?

    因為拿三對自己足夠的自信。此時弗蘭西的國力已經恢復到了其鼎盛時期的規模。

    無論是國內的生產總值,還是工業實力都甩開了普魯士一大條街。

    因此他們不用擔心普魯士人會食言。

    普魯士要是食言了,正好就給弗蘭西開戰的理由。

    他不知道的是。鐵血先生早就已經計劃好了與弗蘭西的一戰。

    就像他在就職典禮上所說的——德意志的統一,不可能依靠外交來實現。

    能夠讓德意志走向統一的唯有“鐵”與“血”。

    這段演講讓很多年老的議員都聽得熱血沸騰。

    鐵血先生就職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他的搭檔老毛奇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