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六六四章 拉鋸

    ……

    麥哲倫海峽,看著如同小山一般的“勇士號”,聶大華有種望洋興嘆的感覺。

    “靖海伯,我們我們現在還沒有技術修補這麼大的軍艦。”跟在聶大華後面的覃應說道。

    覃應今年四十五歲,是東華海軍的裝備部長。他是船廠的工程師出身,是一名真正的技術軍官。

    “老覃,誰說要修復它了,這種大傢伙並不適合我們。而且這樣的火炮佈局已經落伍了。有維護他的錢,我們去本土再訂購兩艘“鎮海”級驅逐艦多好。”

    “那靖海伯為何嘆息。”

    “呵,我在想要將其拆掉估計要花很多時間。”

    “拆掉?”

    “是啊,你看這大嚶帝國鍛造的鋼板性能多好。”聶大華指著“勇士號”上在之前的交戰過程中被“鎮遠號”轟出來的彈痕說道。

    “老覃啊,你來挑個頭把這件事情辦了吧。拆下來的鋼板留一部分將東門港的炮臺再給加固一下,艦炮也都搬到東門港。從這次作戰來看,港口的上的炮臺火力和防護力都有很大的不足。”

    將“勇士號”上的艦炮改為岸防炮,口徑上足夠了。

    “唉——真是可惜了,要是能夠修復好,開出去嚇唬人也是好的。”覃應嘆息一聲,他是一個愛船之人。

    剛才他在“勇士號”上轉了一圈,這大嚶帝國的船廠工藝真的沒得說。

    造出來的東西,那跟藝術品差不多。反正復興軍船廠的工藝是比不上人家的。

    作為船廠的出來的老人,覃應這個技術宅還是很客觀的。

    “你要是真的感到可惜,看看用這些材料能不能在東華造一艘鐵甲艦,哪怕是噸位小一些也沒問題。”

    “那司令您要給我撥款,我可真造了啊。”

    “當然是真的,這次咱們打了勝仗,我自是要跟執政要錢的,況且咱們的艦隊規模太小,大嚶帝國吃了這麼大的虧,回頭肯定是要找咱們報復的,我們要做好準備了。至少艦船的數量要增加。”

    “好,那我就去造了。”

    布萊克最後悔的事情不是戰敗了,而是將“勇士號”擱淺,當初要是要是沉沒了,也比現在要好啊。

    此時,他正與一幫子被俘虜的官兵被運送到東華本土。

    他們的乘坐的是東華海軍的運輸艦。

    作為海軍上將,布萊克的待遇還好,還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原本他手下的幾名軍官跟他住在一起,負責照顧的他的生活。

    那些普通的水兵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那些格力納達的水兵大部分都被留在東門港那裡,他們要成為建設港口和炮臺的勞工。

    聶大華剛才之所以說要鋼板和火炮就是因為港口炮臺的擴建已經開始了。

    下一次大戰的時候,聶大華很難有機會再次伏擊敵人。

    敵人到時候可能會走合恩角,有可能會強攻海峽,還有可能從太平洋過來。

    所以,聶大華到時候估計沒辦法守株待兔。

    海峽這裡的守衛工作只能交給炮臺,還有魚雷艇大隊了。

    不過聶大華覺得大嚶帝國要報復的話,也只能等他們的新式鐵甲艦下水之後。

    東華還有時間準備,但是時間並不多。

    時間進入七月底,北線的戰鬥已經打了將近二十天。

    東華軍退到那波防線已經十幾天。

    這十幾天來,兩軍的進攻幾乎就沒有停止過。

    雷耶斯將軍也接到了哥倫布利亞國內受到攻擊的消息。不過他拒絕了抽調兵力回去支援的命令。他現在是聯軍的前線司令,他這裡是整場戰爭的主攻方向。

    他必須要對聯軍的將士們負責任。

    他們已經攻入了東華的境內。

    經過這麼多天的進攻,戰場的形勢漸漸地明朗,東華陸軍在東線的兵力不足。至少相比於援軍的數量要少得多。

    但是他們總能夠維持住局部戰場上的兵力優勢。

    這是因為他們有一種能夠在內河上快速行動的運輸船隊。

    “沃爾斯利將軍,你在歐洲見過這種不使用蒸汽的動力裝置嗎?”雷耶斯問道。

    偵察兵在河邊偵察的時候看過這種船隻,沒有船槳風帆,也沒有蒸汽機的煙囪。

    “內燃機!”

    “雷耶斯將軍,我在雜誌上看到過一種燃燒燃油的動力裝置,不過目前在歐洲還沒有能夠投入到實際運用中。”

    “這麼說東華的技術比歐洲還要先進?”

    “當然  不是這樣,這肯定是復興軍賣給他們東西。要知道就連鐵甲艦都是那個復興軍最早建造的。據說的他們的那位總統是一位科學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