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五二四章 復興軍的“衛所”

    許多人為了能夠的分到一套房子,想法設法給自己找一個對象。

    畢竟誰也不想七八個人擠在一件宿舍中。

    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老婆孩子熱炕頭難道不香嗎?

    再往外走就是農場自己建造和管理的工廠了。磚瓦廠沿河而建,方便獲取粘土。

    並非每個農場都建有磚瓦廠。北大倉的磚瓦場生產的磚頭除了自己使用之外,還要供應給周邊的地區。

    碾米廠主要是將農場產的稻子就近加工成為大米進行對外銷售。

    食品廠是農場最主要的工廠,做各種的食品的深加工。

    農場可不僅僅種植水稻。還有一些經濟作物。比如紅薯就可以在食品廠加工成粉絲、粉皮等北方人愛吃的食品。

    農場種植的各種菌菇要在食品廠進行烘乾包裝。

    每年江邊的捕魚隊還有農場在改造溼地的時候建立的魚塘中養的魚蝦可以在食品廠做成罐頭。

    這些東西主要都是銷售到西邊的草原和極北地區。

    畢竟在南方也不缺少這些東西。

    草原的上的食物過於單一,才有需求與外界交換食物來改善自己的食物結構。

    北大倉因為是一個大場子,還建造了一個藥廠,周圍林子裡的居民會將採集到的藥材賣給藥廠,由藥廠進行初加工,以方便這些藥材保存。藥廠還有自己深加工的幾種藥材,算是他們的拳頭產品。

    董書恆重點去看了農場的供銷社,兩位夫人則代表他去學校進行慰問。

    在供銷社中,一個挺著大肚子的銷售員為董書恆講解了各種的商品的來源、價格以及供需情況。

    “總統,這邊是糧油區,大部分成家職工都是自己在家開伙。他們一般都是到供銷社購買米油。這些糧油產品都是俺們農場自己產的,價格比外面便宜一些,但是隻能夠憑藉職工票進行購買。”春花有些緊張。

    谷</span>今天過來的這位年輕人可是大總統,皇帝一般的人物,剛才這群人一進來,場長就先跑過來叮囑她注意一些禮節,不然春花這會兒知道了對方的真實身份,非要跪下來不可。

    沒想到對方卻是非常的和氣。上來轉了一圈就問了幾個問題。

    比如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進的貨啊?進價多少?售價又是多少?

    春花自然都是據實回答。

    董書恆有來到了雜貨區,這裡主要銷售衛生紙、小工具、蠟燭、油燈等生活必需品。

    “總統,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從外面的進的的貨。一般我們都是用農場的船到伯利 去進貨,那裡有一個大的集貿市場,基本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在那裡都能夠進到貨。我們雖然加了一些價錢賣給職工,那主要還是為了支付運輸以及人力的費用。”春花繼續介紹道。

    董書恆覺得這個小銷售員還蠻有意思的,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說起話來很有條理。

    王廠長說這個銷售員是因為懷孕從工廠暫時調過來的。銷售員的工作相對比較輕鬆。

    一般化都是照顧那些懷孕的婦女,讓她們臨時過來做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靈活的崗位調整辦法,董書恆也是  贊同的。

    既要講制度、講原則又要會變通才行。

    董書恆喜歡這樣的官員。

    一個農場就是一個大型的生活社區,是一個群體,這樣的群體必須要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