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五〇六章 大爭之世

    從  外界運送物資過去成本又很高。所以也就沒有必要設立那麼多的軍隊。

    真的要是進攻英屬印度殖民地,也不一定要從這裡出兵,從西域向南出兵比從高原上出兵更加的容易。

    至於那幾個陸戰旅,自然是考慮到以後出國作戰都是從海上輸送兵力。

    這四個陸戰旅並不是今後復興軍海軍陸戰部隊的全部,他們只是第一批次的海軍陸戰部隊。

    今後根據需要,這支軍隊可能還要增加。

    董書恆現在讓陸戰隊員開始學習簡單的英語。

    通過這點很多人已經能夠猜測到這支軍隊究竟是為哪裡準備的了。

    國內二十個陸軍師,董書恆準備在今年以內全部對他們完成換裝。

    之前因為兵工廠產能的影響,好多主力師都還是f1853與f1854步槍混用。

    不僅僅影響戰力,同樣也影響軍隊的補給。

    現在這二十個師的部署也不是平均的。

    最近一段時間,趁著沒有什麼戰事。董書恆帶著總參謀部集合軍方的高層一起對全軍進行了重新安排。

    將東部以及內陸的軍隊與西北和北方的軍隊進行了調換。

    當然,當地的駐軍呆的時間也不長,所以沒有全部調換,只是調換了部分的軍隊。

    畢竟現在與沙俄之間只是停火,還沒有真正停戰。

    這次調換軍隊,董書恆減少了東部以及中部地區軍隊部署。

    增加了西部以及北方的軍隊。

    其中部署在西域的軍隊增加到了六個步兵師加兩個騎兵師。調回了一部分由鄂軍改編的師到中部地區。

    西域的南部費爾幹納盆地就部署了兩個師,巴勒喀什湖地區部署了兩個師。西北的天山以西,巴勒喀什湖以北與哈薩克草原的交界處部署了兩個騎兵師。

    還有兩個師是左季高手中的預備隊。

    在西域後方的陝甘地區,董書恆又佈置了兩個師。

    谷</span>他們是西域後方對沙俄的第二道防線,同時也相當於是預備隊。

    整個西部地區的主力軍隊現在佔到了復興軍主力部隊的幾乎一半力量。

    在漠北一直到西伯利亞與沙俄的交界處也佈置了四個陸軍師兩個騎兵師。

    同時在邊境的邊防堡壘中還駐守著大量的守備部隊。

    這十二個步兵師以及四個騎兵師全部都是為了提防沙俄人。

    停戰了之後,復興軍不僅僅沒有消減軍隊的數量,還大幅度增加了軍隊的數量。

    剩下的八個步兵師在中南半島佈置了兩個,在呂宋有一個。

    新京城有一個教導師駐守。還有四個師駐守在中部以及東部、南部地區。

    整個復興軍的防禦實行的是外緊內松的政策。

    董書恆相信他打造的防禦圈是有效的。

    這道防禦圈的重點在海上而不是陸地上。

    西北地區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在東部南部沿海地帶則是禦敵於大海之上。

    在南方,董書恆更是發展了大量的藩屬國成為拱衛復興軍的衛士。

    現在復興軍的周圍都是自己小弟,南洋的那些華人小國更是在復興軍的扶持之下武裝到了牙齒。

    他們一個個體量都不大,但是都可以算是短小精悍。

    所以董書恆現在可以抽出空來將自己的內部建設好了。

    這就是練內功了!

    將製造能力提升上去。光是輸  出武器給小弟,就足夠那些洋人去頭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