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四〇二章 暹羅王國

    湘軍打仗素來以彪悍著稱。對於這些突然間返回城市的土人。鮑超的二十師通常是用精準的射擊來警告他們。

    等到,內閣派來的政府工作組到了當地之後,開始恢復當地的秩序。這種零星的殺戮才停止。

    雖然無論是太平軍還是復興軍都聲稱沒有殺戮當地的土人。

    但是進駐的工作組在當地做人口普查的時候,還是比之前土王記錄的人口少了一半。

    這一半人哪裡去了,駐軍的說法是土人太懶,沒有存糧,他們進山後餓死了。

    工作組到了之後,開始重用當地的華人進行管理。當地本就有很多華人勢力。

    只是之前,這些華人都是處在結寨自保階段。現在華夏政府來了。

    這些人成了這裡的主角。有些人讀過書,立馬就成為了當地華夏政府的官員。

    政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所有的土人都集中在一個個的村莊中。重新給他們的分配土地。

    他們的土地變少了就得跟好人一樣勤勞耕種,不然就要餓肚子。

    剩餘的土地全部收歸華夏所有。政府將進行統一的規劃,有的會建成農場,有的會分配給內陸遷來的移民。

    “發電給內閣。將南掌以甘蒙高原為分界線分成南北兩個行省,北邊的叫瀾滄行省,南邊的叫眉公行省。兩個行省都要接受南方的百姓自主移民。”董書恆交代到。

    對於這兩個行省,董叔恆將動員南方的無地、少地農民自己移民過去。那裡的土地肥沃,不像遠東那樣是苦寒之地。

    華夏南方各省地上人多,董叔恆相信很多人會為了土地遷移過去的。

    歷史上,廣東、福建那麼多下南洋的百姓,都是自發去的。現在哪裡已經是華夏之地,那麼願意去的人一定更多。

    南掌就像師華夏雄獅的一隻前腳踏進了暹羅灣。掌握了張條中間的主線,以後不管是暹羅還是越南都要的生活在華夏的眼皮子底下,這樣,他們還能夠有小動作嗎?

    南掌正好處在中南半島,中間的一條南北高原地帶。對兩邊都是俯視的姿態。

    現在的華夏地圖不再是一隻雄雞,倒是越來越像一頭豐滿的雄獅了。

    瀾滄江越往下游就越加的寬闊平緩。沿途的地區,大量的中南半島河流匯聚進了瀾滄江。

    張強的水師船隊,帶著一個剛補充到前線的陸戰團越過了已經被複興軍拿在手中的萬象,繼續向下遊探索前進。路上他們滅了幾個南掌南部的土邦。

    南掌這個地方几乎所有的土邦都將都城建在瀾滄江的邊上。非常容易攻伐。

    基本上幾炮打去,這些人就投降了。

    這裡都是當初太平軍沒有打到的地方。算是幾個漏網之魚。

    “司令,再往前面就是真臘的地界了,那裡現在似乎是暹羅的勢力。”說話的是一個留著山羊鬍子的瘦弱老人,他瘦的只剩皮包骨頭,黝黑的皮膚包裹著骨頭,讓他的四肢看起來像是鋼筋一般。

    關鍵是此人有一雙大腳掌,哪怕此時站在穩重的大船上,此人也是光著腳板。

    這是一個瀾滄江上的老船把事。他已經在瀾滄江上跑了一輩子的船。

    因為上游有很多的暗礁、淺灘存在,所以能夠從雲南跑船到下游的船隊很少。

    只有這種老把式知道那裡有暗礁淺灘,以及如何才能夠避開。

    當初船隊找到這個老把式也花了很不容易。

    有了他,之前的探索船隊才能夠那麼快地炸掉暗礁、淺灘,為水師打通道路。

    現在這個姓向的老頭就是水師的活地圖。

    “司令,前面有一座城叫上丁,駐紮著一夥暹羅人的水師。水師的將領叫做普拉,此人手中有幾十艘大木船、還有火輪船,上面都裝上了洋人的火炮。這暹羅人跟洋人關係不錯。他們手中的洋槍、洋炮不少。”

    “當然了,他們可沒有咱們的水師厲害。”

    張強沒想到這個向老頭鬼精鬼精的。他以前也是跑商船的,知道官家的水師就是大河上最大的水匪。

    當初滿清治下,商船遇到了水師肯定是要要交保護費的。

    “向老頭,那個什麼普拉將軍是不是以前經常盤剝你們的商船啊?”

    “啊,實不相瞞,張司令,這個暹羅普拉將軍對於華商的態度確實不好。他不僅收錢,有時候還會炮擊我們。似乎是純粹為了自己取樂。”向老頭見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了,乾脆直接說道。

    其實在上游的時候,張強的水師就跟暹羅人打過交道。暹羅的北部和東部與南掌之間  就是以瀾滄江為界。

    所以水師在江上行走,經常能夠見到暹羅人。有時候還會碰到暹羅人的巡邏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