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三二五章 艦隊拼刺刀

    畢竟,你朝廷派來的大軍都在逃,那還指望我們去守城嗎?

    僧格林沁繼續向南逃往衛輝府。在淇門鎮僧格林沁準備帶領騎兵度過衛河的時候。

    突然被早已經埋伏在河對岸的潘起亮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潘起亮在觀城打敗了那三千蒙古騎兵之後。

    在董書恆的命令下潛入了衛輝府。

    能夠殲滅騎兵的只有騎兵。

    董書恆知道光靠第七師是沒有辦法追上騎兵的,即使追上了,七師的步兵也沒辦法消滅他們。

    所以他將警衛團派出去守株待兔。

    警衛團的人數雖然不及蒙古騎兵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手中卻擁有十幾挺重機槍。

    僧格林沁的手中並沒有火炮,所以這些重機槍基本上就是無敵的存在。

    只要架在了合適的位置,就是僧格林沁派出手下的士兵一起衝擊,也不一定突破得了。

    “弟兄們,我們只要將這些蒙古人堵在河對岸兩個時辰就好。等到第六師的弟兄到了,就是我們收割的時候了。”潘起亮對身邊的士卒說道。

    剛才被半渡而擊,僧格林沁的手下傷亡慘重。

    衛河的水都被人馬的屍體染成了紅色。

    還好作為前鋒的騎兵只有三千人,要是三萬多人一股腦地渡河,混亂之下,光是踩踏就要損失慘重。

    不過渡河的三千騎損失了一半,也讓僧格林沁肉痛不已。

    那種場景,逃回來的蒙古騎兵回憶起來依然後怕。

    對岸的彈雨突然之間冒出來,就如同雨點一般打在過河的騎兵身上。

    重機槍的威力巨大,子彈嗯夠輕易地撕碎皮肉。

    原本就擁擠在一起的騎兵中間冒出了大團的血霧。

    血水彙集到河流之中,河水瞬間被染成了紅色。

    反應過來的騎兵準備向後退去,但是在河灘上空地非常的狹小。他們身後又被自己的同伴擋住。

    場面一片混亂,最後只有位於後方的騎兵逃出了重機槍的射擊範圍。

    僧格林沁氣得暴跳如雷,自己三萬多人被兩千多人堵在這裡,說出去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但是要衝過去,傷亡根本無法估量。

    那種重機槍被蒙古騎兵起了一個名字做淮海快炮。

    威力如炮,卻又奇快無比。

    但是蒙古人也不會在這裡坐以待斃。

    後面的復興軍大部隊必然在快速趕來。

    僧格林沁當即帶領手下向上游轉移。

    但是潘起亮的手下同樣是騎兵,他們一直沿著河岸跟隨者蒙古的人的大部隊。

    七師的主力得到了蒙古人的轉移方向,先一步到達上游的常屯,在蒙古人到衛輝府城之前堵住了蒙古騎兵前進的道路。

    這下僧格林沁終於無法繼續避戰了。

    決戰一觸即發。

    有重機槍和火炮的加持,這場決戰的結果可想而知。

    最後逃到衛輝府城的蒙古騎兵只有兩千多人。

    此戰僧格林沁大敗而歸。

    整個河南都被震動了。

    復興軍趁勝攻打衛輝府,現在整個河南都沒有什麼可以讓復興軍忌憚的勢力了。

    董書恆此時在警衛團的護衛下沿著彰德府進入了太行山中,最後的決戰即將來臨。

    第三師在蔡樹森的帶領下包圍了天津,端華手下有兩萬豐臺大營兵,以及一萬天津綠營兵,近三萬人竟然龜縮在天津城中不敢出戰。

    粵東,廣州城北起義軍佔領之後,吳健彰召集兩三萬大軍打了回來,將廣州城團團圍住。

    城防軍數量有限,全靠青壯湊數,這些青壯雖然膽氣很足,但是畢竟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

    吳健彰集中火炮在城外不斷轟擊城牆,雖然不會一下子擊破城牆,但是卻讓守城的青壯損失慘重。

    還好城內有劉麗川駐守,他對城中可能出現動亂的地方判斷準確。

    消滅了好幾起意圖偷襲城門的叛亂。

    不然廣州城此時在誰的手中還不一定。

    這個時候米國人不幹了,在吳健彰的鼓動下,他們將軍艦停到了珠江岸邊。炮口對準了南城,要求城內的復興軍歸還城池給吳健彰。

    他們這是要給吳健彰站臺。

    為什麼這樣?

    因為吳健彰現在是他們的債務人,要是吳健彰沒了,他們到時候去找誰  要債去。

    復興軍會為這筆債務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