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三〇〇章 北上

    這夥人的頭領似乎是一女子,所以他們這隻軍隊自稱“飛燕軍”。

    羅大綱還知道這支軍隊與江蘇天地會有關。

    他也是天地會出身,所以這次逃出來,他才會想著來投奔飛燕軍,至少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的。

    羅大綱一行人被帶到了黎城安置,這裡在飛燕軍的管轄之下。

    因為羅大綱在入城之前在城外的險要處看到了哨所。看書喇

    還有軍人站崗的卡口,那些軍人穿著黑色的短打軍服,顯得非常精神。

    他們身上揹著火槍,那火槍羅大綱似乎見過。

    羅大綱想了一想,記了起來,這種火槍跟淮海軍用的一樣。

    作為一名將軍,跟敵人打仗的時候必然會格外地注意對方的裝備。

    羅大綱突然在心中有了一種不好的想法。

    這些人似乎只是軍服的顏色跟淮海軍不一樣。

    其他的地方越看越像。

    進了黎城,羅大綱被帶進了一個軍營。

    路上的時候,羅大綱還特意看了一下城內的景象。

    這裡給他的感覺就是有秩序。

    雖然是冬天,但是城內的商鋪都開著門,茶館、酒樓裡面還有人在進進出出。

    甚至在進入哨卡的時候,羅大綱甚至還看到外面有商隊在排隊進來。

    羅大綱看的沒錯,太行縱隊這裡的產的鐵器、陶瓷等東西確實跟外面交易。那些商隊都是周圍州縣的。

    周邊的府縣根本不敢真的封鎖太行縱隊。因為他們經受不起太行縱隊的報復。

    不過太行縱隊也只是佔領了山區的一些縣城,一般不向外擴張。

    就這樣,太行縱隊與周圍的朝廷地方官府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

    如果要是完全與外界隔絕的話,不可能保持這種繁榮的景象。

    當然這也跟軍政府規範的管理模式息息相關。

    每個地方的軍政府都是將繁榮當地經濟、增加糧食產量作為兩項重要的任務來抓。

    所有的商賈,只要進入了淮海軍的地面兒,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尊重。

    包括軍政府,都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商人。當然,前提是你遵守淮海軍的法律。

    只是看了街面上的景象,羅大綱就能夠看出這個地方的管理水平如何了。

    羅大綱一行人被帶入軍營,洗澡、吃飯,每個人都發了一身新衣服。

    柔軟的襯衣,厚實的毛衣,還有及膝的棉大衣,穿在身上真是舒服。

    生病的還有郎中來幫著看病。不過羅大綱無論問接待員什麼問題,都沒有的得到直接回答,尤其是問道如何安置他們時。

    那人只說送他去總部,會有人跟他談,說及其他就緘口不語。

    休息了一天,吃了幾頓飽飯,羅大綱感覺有精神多了。

    這裡軍中的伙食也讓羅大綱歎為觀止。羅大綱還看了普通軍士的伙食。他們竟然每天有肉吃,雖然大部分時間是海邊產的鹹魚,但那也是肉啊。

    一輛馬車來到了軍營,接上羅大綱。

    他的兄弟們都留在了這個軍營。

    一個人過去?

    羅大綱的心中本能地有些抗拒,但是看著周圍接待他的那些士兵,全部都是荷槍實彈。

    羅大綱突然有種自投羅網的感覺。

    但是,現在他似乎也沒有能力反抗了。

    只能賭一把了。對方只要不是跟朝廷穿一條褲子的,那就至少不是自己的敵人,至於對方真正屬於哪個勢力,他在心中也有了一個猜測。

    坐著馬車在山路上行進,羅大綱竟然不感到顛簸,一方面那車輪子似乎是軟的,羅大綱知道那是橡膠做的。

    以前天京就有這樣的馬車,而且羅大綱還知道這是淮海軍生產的。

    另一方面,透過車窗,他看到原來山間的路都是平的,就像是一整塊石板。不對,這似乎叫水泥。

    這個東西淮海軍也是允許向外售賣的。

    車子走了好久,終於進入了一個山谷。

    這地方可真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啊!

    而且這山間的谷地還可以耕種並且有水源。

    只要將山口一封鎖,敵人很難攻得進來。

    被封鎖在谷內的人也不會斷糧斷水。

    要是自己當初打到太行來就好了,封住各處山口,就能安心在山中發展生產。

    進可攻,退可守!

    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啊!

    想著想著,馬車將他帶進了一個小鎮,帶到了一處院子。

    ps:羅大綱是太平軍中少有的英雄人物,可是歷史上並沒能得到重視,又犧牲的過早,不然歷史上必然會留下他更多的筆墨。

    現在雖然是兩更,但是都是近五千的大章。頂之前三更了。所以獨孤沒有偷懶!獨孤是個勤勞的小蜜蜂!嗡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