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二一七章 堅壁清野

    這條由南向北的大江起源於虎頭,名喚烏蘇里江。

    兩江的交匯處本有一個集市叫做伯力。每年烏蘇里江以東的鄂溫克、鄂倫春人會到這裡來交換物資。

    這裡往西南方向是吉林將軍轄下的臨江州。不過那裡也是人煙稀少,大部分人都是原本發配寧古塔的罪人之後。

    烏蘇里江以東清廷基本上不自行管理,而是由那些部族自治。清廷頂多就給那些部族首領封個官職。

    原來的伯力小鎮已經荒廢,淮海軍在南邊建了一座新的小鎮。

    淮海公司在這裡設置了永久的交易站,因為淮海商行的商品很齊全,將周圍的牧民、獵人都吸引了過來。

    去年過來的民兵們甚至都建立了一座窯廠。這裡隨處就可以挖到的泥炭可以用來燒製磚瓦。

    有了磚瓦之後,一個用青磚建起來的堡壘拔地而起。

    之所以說它是堡壘,那是因為這個小城並不像大清國內部的城市一樣。而是更像是一個城堡。

    圍牆圍起來的範圍很小,但是非常的高大堅固。

    王嘯帶著一個團的步兵,還有3000名日本戰俘。一共五千多人幾乎要將這裡塞滿了。

    他們一到這裡之後就開始建設工作。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掉,一座座用木頭建成的堡寨拔地而起。這些日本戰俘非常的能吃苦,當然前提是要給他們吃飽飯。

    當然,在淮海軍這裡幹活,飽飯是沒有問題的,不僅如此,每人還能分到一條魚。要知道在日本國內普通人也很少能夠吃到魚的。

    沒辦法,這裡別的不多,就是江裡的魚特別多。

    淮海軍並不是聖人。之所以對這些日本戰俘還算可以,董書恆的心思是將這些日本戰俘爭取過來,以後可以做淮海軍的僕從軍。

    也許是當地的部落沒有合適的捕魚工具,所以經年累月讓這裡的魚類種群大爆發。

    “堡壘對著江面的一側要加固,這裡有可能被敵人炮艇上的火炮攻擊到。”王嘯此時正在堡壘周圍轉悠,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

    ……

    再往下走,就是廟街,這裡的戰場已經準備就緒,廟街對著江面的一側,原來的炮臺再次經過了加固處理。

    敵人如果要在炮臺的射擊範圍內登陸,勢必會損失慘重。所以他們肯定要在上游下船,然後向廟街進攻。

    炮臺上現在裝的可不是原來從俄國軍艦上卸下來老式火炮。而是剛從後方運來的淮海軍自產的150毫米岸防炮。

    雖說口徑上還有所不足,但是對付俄國人的小炮艇還是綽綽有餘。

    廟街這裡隨處可見日本戰俘勞動的身影,他們每一百人分成一箇中隊,由七名士兵負責管教,另外還有五名日本人協管。

    這些被挑選出來的日本協管員非常的盡職。他們對付起自己人來一點都不手軟。給淮海軍管理這些戰俘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這些被選出的日本協管被賦予了一點點特權,他們對此非常的看重,也異常珍惜淮海軍給他們的這個機會。

    林威現在修築的就是一個預設戰場,為了讓俄國人能夠使用這個預設的戰場,林威可謂是絞盡了腦汁。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廟街這裡的地形並不適合迂迴作戰。

    後山的要道都已經被淮海軍封鎖,這五萬人到時候到了廟街,不得不從遠處的江邊登陸並展開進攻。

    在這裡淮海軍已經為俄國佬準備了一個巨型絞肉機,定會讓他們在這裡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