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六十四章 約翰·塞納

    “將軍,您好,您比我想象的要年輕得多。”塞納先生上前打招呼道。

    兩個人親切地握手。董書恆邀請塞納先生落座。

    “塞納先生,今天請您嘗一嘗我們地道的淮揚菜。”

    “非常感謝,我在上海吃的大多是浙菜,很難想象一個國家光菜系就有這麼多種,不得不說中國的飲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是的,塞納先生,不光是飲食文化,其他方面也是這樣,中國畢竟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而且中間都沒有間斷過,這五千年來中國積累豐厚的文化。”

    “而且中國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先生你知道佛教嗎?”

    塞納點頭示意。

    “佛教在兩千年前傳到中國,在中國得到了長遠的發展,演變出了不同的宗派,甚至於比在它的發源地還要興旺發達。這說明中國文化不僅僅能夠包容其他文化,而且能夠滋養這種文化,讓它在中國得到發展。”

    “將軍,您說得真好,可是為什麼我們在中國傳教總是沒有進展呢?請恕我冒昧,這次過來見將軍,我是帶有私心的。我是一名美國南方衛理公會的傳教士,我到中國來的目的是傳播主的教導,這次過來希望能夠得到將軍的幫助。”約翰不好意思地說道。

    “塞納先生,問題就出在這裡,你們想傳教,來到中國後就直奔主題去傳教,這樣不可能為中國人接受,大家會以為你們的目的動機不純,在中國如果你想傳教,那麼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不能把它說出來。”

    “而且塞納先生應該知道,中國的官員大多數學習的都是儒學。”

    塞納點頭道:“恩,這個我知道,我還讀過論語,裡面很多內容都非常有哲理。”

    “那麼,塞納先生可能不知道,儒學在中國可不僅僅是一個學派,他就跟宗教差不多,我們叫他儒教。佛教在傳入中國後吸收了很多儒教的內容,因此中國的讀書人能夠包容佛教的存在。我的話您聽明白了嗎?”

    約翰·塞納睜大了眼睛震撼地看了看董書恆:“哦,將軍,您太讓我震驚了,原來您還是一位研究文化的學者。聽了您的話,我的面前彷彿打開了一扇窗戶,原來我們以前做的都錯了,怪不得幾百年了,都沒有人能夠在中國傳教成功。”

    “雖然我聽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先生您能夠教教我如何做嗎?如果您能夠教我,我本人以及整個南方衛理公會都會向您表示最真誠的感謝!還有,將軍閣下,恕我冒味,您為什麼願意幫助我們,要知道大部分清國官員都不願意跟我們打交道。”

    “塞納先生,你誤會這些人了,他們不願意跟你們打交道,是因為對你們不瞭解,事實上他們甚至分不清楚美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有些人曾經做了傷害中國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對洋人有不好的印象。”

    “是的,我能夠理解,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心懷主的仁慈。尤其是那些信奉舊教的保守人士。”塞納咬牙切齒的說道,對於他們來說教派之間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而我願意幫助您,是因為我曾經在上海得到過一位美國牧師的教導,他告訴了我很多西方的知識,讓我能夠了解你們,所以才有我們今天的見面。”  這句話董書恆是用蹩腳的美式英語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