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十二章 府中作對之後續

    “看透了這些又如何?我輩人微言輕,不能影響清廷,又無法另起爐灶,又能做些什麼呢?或者說你會怎麼做呢?”魏源問道,一雙銳利的眼睛,彷彿要把董書恆看穿。

    “興新學,辦洋務,建新軍,籌新黨,借繳匪,蓄力量,待時機,謀復興。”24個字,每個字從董書恆的嘴中說出都重愈千金。而聽在魏源的耳中卻又如同鼓點敲擊在他的心頭。敲碎了蒙在他心頭的陰霾,給他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原本他已經心灰意冷,準備就此辭官歸隱山林。清廷也罷,太平軍也罷,讓他們去鬧吧。可是現在,他卻恨不得自己再年輕幾歲。魏源盯著眼前的這個少年,想起了當年定庵兄的兩句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難道真的是天公開眼,降下了這個少年?

    “你可以說的具體一些嗎?”魏源再次問道,他想看看這個少年是不是誇誇其談。

    “先生,我現在在臺北地區已經籌建了一座兵工廠、一座彈藥廠、一座被服廠、一座食品廠,都是採用最新式的設備。另外還有一座繅絲廠、一座紗廠正在籌備當中。另外,我還籌備了五座新式農場。”

    董書恆看著魏源繼續說道:“先生,這些就是洋務,通過這些企業,我們能夠把洋人手中的錢賺回來或者搶佔國內的市場,不讓國內的財富流入洋人的手中。”

    “我們再說這新學,當前的教育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培養一批會八股的官員。要發展我們的工業,必須有各個方面的人才。我相信先生在介紹西學進來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才吸收西學入國學開創新學。但是先生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建立一套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新學體系……”

    中國文人最高的境界就是開宗立派。王陽明創立心學,成就一翻聖舉。魏源隱隱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些什麼,原本已經冷卻的心重新燃起了激情。

    董書恆為魏源勾勒出了一副豐富多彩的未來畫卷。哪怕魏源年老持重,也深深地被這幅畫卷吸引。

    “說的好!書恆你已經有了西學的老師不知可曾有國學的老師。”

    董書恆心中一動,暗道:“難道今天女婿還沒做成,就先成了大師兄?”

    “回先生的話,晚輩並無功名,僅讀了私塾。”

    “你看老朽如何,可願拜我為師?”魏源說道。

    不會吧,這是一言不合就要收徒弟啊。不過魏源雖然官做的不大,在學界的名聲卻是極大的,隱隱可以稱為一屆新學泰斗。這個師必須得拜,更何況這家裡還有一個小師妹呢!自己算不算開山大弟子呢?

    說著擇日不如撞日,納頭便拜,魏源也不  是窮講究的人。師徒之義便是結下了。

    說著魏源神秘地走到書架上打開一個暗格,拿出一個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