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三章最苦莫過鹽丁

    “回少爺的話,小的們是從山東臨清逃荒而來。小的叫婁志剛,這位是我的師兄艾能齊。”

    臨清?前世董書恆看電影的時候知道南拳北腿,這個北腿就是之臨清的“譚腿”。

    “你們倆可練過功夫?”

    “不敢欺瞞少爺,小的倆是師兄弟,從小隨師傅練習腿上功夫。”

    “哦,那你一個人能打幾個普通人。”

    “不是小的吹牛,普通壯漢,小的一個可以幹倒五個,要是我兄弟二人配合能放倒15個。當年,老爺正是看到我二人跟人打架功夫還行,這才把我二人收入家中。”

    自己這個老爹還真是會撿人啊!

    這時院內的馬車趕到,董書恆和慧兒上了馬車,兩個家丁小婁和小艾自然只能跟著車子跑。

    出得城外,就變成了另一個世界,這還是董書恆本世第一次出大院,縣城裡面還好,雖然不大,但是東臺未經戰火,不長的街道上商鋪林立,好不熱鬧。

    城外卻是另一片光景,去西溪的路上正好遇到一個鹽丁村落。

    董書恆命車伕把車子停在了村落之旁,只見幾個孩童在村口的泥塘捉泥鰍。這幾個孩童手臂和雙腿都長得細細的,頭和肚皮大大的,一看就是營養不良。

    突然一個孩童捉到了一條泥鰍,高興地抓在手裡向家跑去。

    此時,董書恆抬頭望去,才看到這個村子其實是有一堆茅草棚子聚集而成。壘土做的一人高的牆壁,上面鋪著厚厚的茅草,這種植物在沿海灘塗的鹽鹼地中最為常見。牛羊都不願意吃,只能用來建房燒火。鹽丁每年都會收割這種茅草用來煮鹽或者建房子。

    董書恆曾經看過一本清朝人的筆記描寫鹽丁的悽苦生活:

    酷暑之中,前面是一片煮鹽大灶接連成行,後面也是一片煮鹽大灶連接成行。鹽丁們頂著暑熱,在滾燙的兩行煮鹽大灶之間奔走穿梭,熬煮食鹽。這種狀況,就如同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內,就像是要煉丹而改筋換骨,其情景,想一想,都讓人覺得煎熬。

    鹽丁們的身體,被火氣燻蒸炙烤,開始時,他們的肌膚或許還是白色的,慢慢地,就會變成紅色;時間久了,就成了黑色。那些天長日久在鹽場求生的鹽丁們,皮膚的顏色就如同鐵塊的顏色,身上的肉,就如同幹脯一般。

    鹽丁們煮鹽的地方,很少有樹木存在。炎炎夏日,鹽丁們在鹽場大灶之間煮鹽的時候,被灶內的火熱逼迫,為了暫緩燒烤,他們會從大灶之間跳出,然後,站在烈日之中乘涼。

    鹽丁們如此用力地工作,但是,每天辛苦所得,僅有百枚左右的銅錢。就是這百枚左右的銅錢,鹽丁一家妻子兒女的衣食,還全都要依賴於此。

    正因為所得甚少,所費較多,所以,鹽丁們每日的飯食,通常不過是些蕪菁(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釐米;塊根肉質,根肉質白色或黃色,無辣味;  莖直立,塊根熟食或用來泡酸菜,或作飼料。高寒山區用以代糧。)、薯芋、菜根等;對鹽丁們而言,少有的上品食物,則是蕎麥、小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