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七三〇章 米利堅風雲

    這樣一群在國內反對擴張的假道學先生一直存在。

    董書恆在之前就沒有怎麼把他們當回事兒。

    現在他同樣不將這些人放在眼裡。

    董書恆自然清楚,無論什麼時代,都做不到只有一個聲音。

    反對派總是存在的,這也算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可以,你能做出這樣的論斷,說明你已經在政治上成熟了。”

    “那就讓他們跳一跳吧,不過該做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做,你讓內政部出面給苦主撫卹慰問。然後讓海軍部出面道歉,要做的誠懇一些。”

    “軍隊與民眾之間相當於是簽署了保護契約。民眾供養軍隊,軍隊保護民眾,既然沒有保護好,那麼就應該承擔責任。這一點無可厚非。”董書恆對姜玉欽交代道。

    姜玉欽覺得董書恆這契約的說法似曾相識,好像是在一般本歐羅巴人寫的書中看到過。

    那時候,姜玉欽才剛剛到書院,圖書館中有不少這種歐羅巴人寫的書。

    出於好奇,姜玉欽就借了幾本回去看。

    一看之下,竟發現其中多是大逆不道之言。

    細看之後,又感覺那些文字所講述的似乎有些道理。

    其中有些內容與華夏的“君臣共治”、“民貴君輕”等理念又有共通之處。

    姜玉欽認真聽完,將董書恆說的要點都記在了本子上,回道:“是,總統,我一會兒去傳達。”

    “文軒,最近有加華那邊的消息嗎?”

    “加華沒有什麼事情,不過米利堅倒是出了大事兒。”姜玉欽道。

    董書恆一直讓人關注著加華的事情,實際上就是要盯著米利堅啊。

    畢竟南北之間已經像是火藥桶一般,一點就著。

    上一次消息傳來的時候,亞伯拉罕還沒有正式就任,雙方還停留在耍嘴皮的階段。

    南方人給出了自己的威脅,但是亞伯蘭罕並不買賬。

    不過在復興歷的2月4日,亞伯拉罕就任美國總統。

    同日,南方推舉的臨時總統戴維斯向華盛頓派出特派團,以加快接收皮肯斯堡和薩姆特堡,在得到這些堡壘不會在未經通知情況下得到加強的保證後,南方使團回到里士滿等待駐軍撤退。

    2月6日,聯邦行政長官傑斐遜·戴維斯徵召10萬人的志願軍。

    傑斐遜·戴維斯的行動破壞了常備陸軍,1080名現役軍官中,有286人辭職或被解職後進入南軍。

    西點畢業生也發生了分裂,現役的824人有184人背叛了米利堅加入了南軍。

    已經退役的900人有114人加入聯邦軍,99人加入南軍。

    2月29日,亞伯拉罕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僅向薩姆特堡提供補給,隨後通過海上派出一支遠征軍。

    3月8日,亞伯拉罕將他的決定通知南卡州長。

    隨後,當地的南軍指揮官博雷加德准將採取了軍事行動,11日,薩姆特堡守軍指揮官羅伯特·安德森少將拒絕了正式投降的要求。

    12日早4:30,南軍炮兵開始了為時34小時的炮擊。

    安德森率領他的90人組成的守軍進行了還擊,在得到榮譽條款後。

    4月14日,安德森交出了堡壘,率部離開撤退到紐約。

    4月15日,亞伯拉罕親自書寫並發表聲明,宣佈南方7州發生了違反美國法律的叛亂。

    19日,下令封鎖南卡到德克薩斯州的海岸線,徵調北方各州的民兵75000人。

    總統令使仍留在聯邦的8個蓄奴州被激怒,迫使弗吉尼亞、北卡、田納西和阿肯色州加入了南方,而密蘇里、肯塔基、馬里蘭和特拉華州仍未作出決定。

    到這個時候,戰爭才算真正的開始。

    亞伯蘭罕覺得以聯邦的人力和物力,很快就能夠平定南方的叛亂。

    這場戰爭頂多這算是他就任初期的一場小插曲。

    在此時,依然沒有人意識到這將是一場葬送掉米利堅未來的戰爭。

    不管是自信的北方,還是早已準備充足的南方,大家都覺得這只是南北之間的決鬥,很快就能夠分出勝負。

    然而他們都忽略了被他們視為蠻荒的西部地區。在那裡,一個新的勢力已經崛起。

    因為那個男人早就決定插手這場戰爭,所以一切都將改變。

    ps: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