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六七〇章 軍屯

    他這次來西域畢竟是來解決陸地上的問題的。

    發展西域的工商業,讓這裡成為中亞的工商業中心,從經濟上對中亞和西亞地區進行影響。

    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在現在這個時代,武力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的幾天,董書恆跟王從志走訪了軍區各個師的駐地。

    漢套城在夷播海的南側,距離夷播海只有五十公里的距離。

    這裡的北面是夷播海東側沙漠,南側的是楚河,其東南方向,楚河的上游還有一座新興的城市碎葉城。

    這裡南有有伊塞克湖、楚河,北有伊犁河,周圍都是沙漠、高山,在後世此處有比什凱克、阿拉木圖等中亞地區的大城市。由此可見此處的地理位置優越。

    天山北麓,或者叫做山外地區,南面重點建設的是費爾幹那盆地,北邊重點建設的就是伊犁河谷和碎葉河谷地帶。

    董書恆在王從志的帶領下乘船沿著伊犁河而下,在碎葉城的北部下船,這裡正在修建一座大壩。

    後世這裡有一個卡普恰蓋水庫。

    這座水壩建成之後可以提高伊犁河水的利用效率。

    因為伊犁河的主要水源是天上的雪水,季節性很強。

    夏季的時候水量充沛往往導致下游沙漠地帶氾濫,但是這些水都浪費了。

    冬季的時候又會出現河水枯竭的情況。

    有了水壩之後,不僅僅可以為伊犁城、碎葉城、漢套城等城市供電,還能夠改善這裡的灌溉條件。

    董書恆在碎葉城看過之後就前往漢套城。

    碎葉城是一座工農業城市。城中有冶煉廠、紡織廠、食品廠。周圍的農業發達。西域軍隊的後勤補給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從這裡獲得的。

    漢套城則是一座軍城。

    這裡有兩種人,一種是常備軍。大名鼎鼎的第一師就駐紮在這裡。作為復興軍的甲等師,第一師擁有將近一萬名官兵,各種轉備也都是軍中最好的。

    另外一種人就是軍屯。這是軍部直屬的屯田兵。

    他們平時種田,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戰時扛上槍就能作戰。

    無論是生產還是打仗,他們都是以軍隊的編制進行。

    軍部在西域的山南地區、西部邊境,還有漠北的很多地方都設置了軍屯,總計加在一起有二十幾個師。

    這些軍屯不僅僅不要花一分錢去養病,還能夠創造出價值。

    復興軍所提供的只是土地而已。

    漢套城原本是一個粟特人的小鎮。

    現在這裡駐紮著兩個軍屯師,軍人和家屬加在一起有五萬多人。再加上駐紮在這裡的第一師,總人口已經超過七萬。

    在這個地方已經能夠算上一個中等城市。

    城市的周圍都是農田,軍屯師以連為單位分散在周圍開墾土地。

    軍墾四師二團一營三連的駐地。

    董書恆走進了一個軍屯農戶的家中。

    “總統好,軍墾四師二團一營三連二班班長韓祖良向您報告。”

    這是一個年齡的不到三十歲的戰士,不過外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農民。

    “韓祖良,到你家中坐坐。”

    韓祖良的家是三間土房。整個連部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土坯房。

    軍屯總的原則是先開墾土地再建房,燒窯制磚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而人力自然是先放在開墾土地上更加的高效。

    “中,總統,不過家中有點狹窄,您別嫌棄。”

    “你們天天都住在這裡,我就進去坐坐,哪裡有那麼嬌貴。”董書恆笑著說道。

    “您請。”韓祖良的緊張頓時緩解了不少。

    房子中間是堂屋,後牆是一個齊胸高的長條櫃子,上面擺著祖宗牌位,條櫃前面是一張餐桌。

    屋內收拾得倒是很乾淨,應該是專門打掃過的。

    董書恆抽出一張小方凳坐下,環顧中堂,兩側的房間和堂屋的門上都裝著簾子,素色的麻布坐的簾子,看不到裡屋的情況。

    “韓祖良,你是河南人?”

    “嗯,是的,俺家是開封府的。”

    “哦哦。”

    董書恆知道,治理黃河,開封遷移出來的人很多。

    “那你應該是復興元年的時候進的軍屯吧。”

    “對對,是的,總統。”

    “家裡還有誰啊?”

    “家裡還有婆姨,兩個娃子。父母都不在了。”韓祖良指了一些東邊的裡屋,然後又看向條櫃上的牌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