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三九七章 印度!印度!

    大家這才知道了董書恆的用意,正在崛起的華夏同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之間早晚要又一戰。

    也許不需要正式開戰,董書恆可以預見到雙方之間爭鬥很快就會開始。

    那就要看著這個大英帝國是要赤膊上陣,還是派小弟來試探自己了。

    不管怎麼樣,華夏都要做好的準備。西南高原地區,就是華夏距離大英帝國的最近的地方。

    要知道現在英國女王還兼任著印度的皇帝。也就是說華夏在西南地區是與大英帝國接壤的。

    當然,英國人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去管理印度這麼大的地方。

    在整個印度地區現在有幾百個土邦,可謂是國王遍地走,王子多如狗。這些土邦的國王幫助英國人統治著旗下的子民,成為了大英帝國統治印度的工具。

    同時與印度地區接壤的幾個華夏的附屬國,比如廓爾喀、哲孟雄、布嚕克巴以及緬甸王國都開始受到英國殖民者的侵擾。

    英國人一般都是先指派一些土王前去攻打這些王國,如果土王搞不定,就自己人親自上陣。

    如果以後董書恆要與英國人在南亞次大陸相爭就必須要牢牢掌控這幾個附屬國。

    從地圖上的很容易就能夠看出來,這幾個附屬國與西南高原都有通道相連,並且從這幾個附屬國進入印度都是居高臨下,從高到低,可謂是佔盡了地利上的優勢。

    也就是說,佔牢了這裡,華夏的軍隊可以隨時進入印度地區。

    可是印度地區的軍隊進攻這裡卻要面對險要的地形以及惡劣的氣候。

    只要復興軍將當地經營好了,那麼到時候英國從印度糾集多少軍隊來攻都不可怕。

    只要華夏能夠在險要的交通要道上修建堅固的堡壘就好就可以了。

    當然這裡的地形也限制了華夏在這裡投送的兵力。因為華夏的物資同樣很難做送到這裡。

    ……

    此時的正在江寧視察的董書恆也收到理藩院發來的電報稿。

    原來是西南的使團傳回了消息。

    使團的消息說,西南的藩屬國都願意向華夏繼續稱藩,他們請求宗主國派兵前去支援他們,他們願意內附華夏。

    布嚕克巴和哲孟雄遭受英國人的入侵最為嚴重,已經到了快要支撐不住的地步。

    當然對於這些高原上的上的小國,英國人沒有自己下場,而是派遣印度北部的土邦前去攻打。

    兩個附屬國雖小,但是地勢險要,堪堪擋住了幾次進攻。然後就向北邊的高原當局求救。

    那時候還是滿清駐藏大臣管理這些地方。

    此時駐藏大臣的手中兵馬不多,可是還是分別派遣了兩千人前去支援。

    這才守住了這兩個國家。

    使團的衛隊現在都留在這兩個國家,他們用駐藏大臣的命令控制了這兩千人的軍隊,同時也幫助當地訓練軍隊。

    使團請求中央能夠支援一批武器過去。

    駐藏大臣派去的援兵現在都劃給了使團衛隊管理,這些人的裝備實在太差,就連內地的清軍綠營都不如。

    不過這些人無論戰力如何,至少都適應了高原環境,能夠在高原上生活。

    報告中提到,廓爾喀也請求宗主國派兵駐紮該國。

    這些高原南邊的附屬國因為跟印度地區交往密切,所以非常清楚南邊的印度土邦是怎麼樣一步步淪為英國人的殖民地的。

    不要以為英國人都是紳士,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也是充滿血腥的。1757~1849年英國政府通過東印度公司進行的一系列侵略印度的戰爭。

    一步步地蠶食印度各個邦國。

    其中充滿了陰謀、殺戮與血腥。

    董書恆出現的有些晚了,現在英國人已經基本上征服了印度地區。好消息是,華夏的幾個附屬國都還在華夏的手中。

    緬甸同樣相華夏求援,因為他們面臨英國人的威脅還要更大一些。

    董書恆當即下令給彭玉麟,讓他安排高原師派遣一個步兵團進駐廓爾喀,並且在廓爾喀招募當地士兵組成僕從軍。

    派遣軍隊進駐哲孟雄和布嚕克巴,在當地和印度地區的邊界設立哨卡,在交通要道建立要塞。

    命令總後勤部調運一批後勤物資到高原地區。

    前面幾條都還好做,只是調運物資確實是一件的難事。

    所以董書恆命令四川行省著手修建一條通往西南高原的公路。董書恆知道這條公路是很難修的,所以他沒有給四川總長駱秉章設定時間。

    因為這是一條戰備公路,董書恆還命令作訓部組織兩個民兵師前去負責主導這項工程。

    這兩個師的士兵也主要從高原地區徵募。同樣的,這些人主要的出自當地的農奴家庭。同之前的徵兵是一個政策,他們的家人能夠受到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