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249章 君要臣死

    所以世人說宋徽宗趙佶輕佻,不是沒有道理的。宋徽宗趙佶也不好好想想,自己的這番舉動代表了什麼意思?

    在這君權至上的年代,皇帝希望別人去死,根本就不需要明說的,只需做出一個小小的暗示,那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梁師成還是個太監,是皇帝的家奴,更是不得不死。

    舉個例子,歷史比較有爭議的徐達之死。

    洪武十七年,鎮守北平的大將軍徐達背生癰疽,朱元璋遣其長子徐輝祖赴北平詔令回京,命太醫醫治。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發醫治無效駕鶴西去,享年五十四歲,明廷上下無不為之悲愴。

    徐達死時正當壯年,且在北平病發後稍有痊癒,而後歸京治療竟又病情加重最終不治身亡,結合後來朱元璋剷除功勳舊將的行為,後人對徐達死亡的原因無不產生極大的懷疑。

    其中關於朱元璋送“發物”蒸鵝致使徐達病重的野史傳說更是頗有受眾,甚至連吳晗如此明史專家都將此事信誓鑿鑿的寫入《朱元璋傳》中,可見此說影響之大。

    後世對朱元璋到底有沒有送蒸鵝給徐達,還有“疽最忌鵝”這種說法也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展開了激烈地辯論。

    首先朱元璋到底有沒有送蒸鵝給徐達,真相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送蒸鵝一說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的一本野史筆記《翦勝野聞》之中,且僅有“賜食”二字,並未提及蒸鵝一事,而這本野史本身“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

    此後清代的趙翼在其《廿二史札記》中將此事轉述,畫蛇添足的增加了“賜以蒸鵝,疽最忌鵝”一句,但趙翼也在書中明確表示此事是“傳聞無稽之談”。

    但是我認為朱元璋如果真有賜蒸鵝一事,以朱元璋的嗜殺,他活著的時候又有誰敢寫下來?

    所以此事也就變得無從考證。

    關於第二點,“疽最忌鵝”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我覺得根本就無須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