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風起十五

趙佶早在政和元年,他曾派童貫出使遼朝,探聽大遼內部的虛實。走到盧溝(也就是今天的永定河),半夜三更忽然有一位遼國的讀書人求見。此人叫馬植,燕京人,能言善辯,見到大遼氣數已盡,有心投靠大宋,特意來結識童貫。等到大金國成立後,馬植立刻秘密投書宋雄州知州,明白表達了想投宋的意思,他在信中說:“近來遼天祚帝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凌,盜賊蜂起,百姓塗炭,宗社傾危。我雖愚昧無知,但預見遼國必亡。”密信很快被送到京城,徽宗見此人可用,就指令將他秘密接入境,親自召見。

馬植善辯,這正好給了他一展口才的機會。他在御前上奏道:“遼國必亡無疑。本朝可遣使過海結好女真,與之相約,共圖大遼。萬一女真得志,他們先發制人,而本朝後發制於人,事將不濟。”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趙佶並不是表面上只會享受,其實在內心始終沒有放下燕雲十六州。

不過趙佶並沒有立即付諸行動,而是採取了觀望,看女真人到底有沒有實力值得自己合作。

阿骨打也沒有辜負了趙佶的期望,起兵反遼後高歌猛進,屢敗遼軍,趙佶也終於下定決心,於重和元年(1118年)遂遣使從海路赴金,商議聯合滅遼事宜。

此後,金宋使臣頻繁接觸,至宣和二年(1120年),雙方商定:金兵攻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宋兵攻取燕京(今北京),彼此兵不得過關,滅遼後,宋得燕雲地,以獻納於遼的歲幣獻納於金。金太祖口頭允許宋收復地包括西京(今山西大同)及平(今河北盧龍)、營(今河北昌黎)等州。

從這份協議來看,這是雙方各取所需,甚至宋人還略佔便宜。

那時的金人野心並不大,一心只想取代遼人而代之。而宋人則可以順勢奪回夢牽魂系的燕雲十六州。

在談判過程中,宋人也有很強烈的反對聲音。

太宰鄭居中態度尤為堅定,他說:“澶淵之盟至今百餘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雖漢唐的和親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邊之策。如今四方無虞,卻要冒然毀約,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勝負難料。若勝,國庫必乏,人民必困;若敗,遺害不知凡幾。以太宗之神勇,收復燕雲,兩戰皆敗,今日何可輕開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