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六百八十六章 武林大會八

天智朝八年(669年),中臣鐮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參與大化改革之功,賜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其後文武天皇詔,只准其子不比等姓藤原。壬申之亂後,不比等參加撰修律令,營造平城京,創下政治基礎。其女光明子立為皇后,開藤原氏一族立後之端。

858年,藤原良房的外孫清和天皇即位,年僅九歲,藤原良房成為清和天皇監護人,這一年,是皇族以外的第一代實質“攝政”。是實質的“攝關政治”元年。

攝關政治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中期的政治體制。具體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實行寡頭貴族統治的政治體制。“攝關”是攝政和關白的合稱。天皇幼時,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稱攝政。天皇年長親政後,攝政改稱關白,輔助天皇總攬政事。類似於我國漢代的外戚干政。

日本皇室大權旁落,藤原氏成為了日本真正的主人。

後朱雀天皇臨終前,曾囑咐當時的關白藤原賴通輔助即將成為下任東宮的後三條天皇,但賴通不從,僅以拜禮回應。東宮繼任必有一把傳世劍“壺切”為象徵,賴通不肯將寶劍奉與後三條天皇,還道“縱雖正統,自非藤原氏出,則不可得。”

後三條天皇是自宇多天皇后的170年間唯一和藤原氏沒有直接血統關係的天皇,與掌控日本朝政的藤原氏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針對藤原氏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知行國(領國)的莊園收入,頒佈了第二次的“莊園管理令”,使得藤原氏的收入大受影響。

不過由於藤原氏控制了當時的朝政體系,後三條天皇處處受制,根本就無法撼動藤原氏的根基。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佩服後三條天皇的腦回路了,既然天皇受制於攝政、關白政治體制,那麼我就跳出來。

1073年,後三條天皇不樂為帝,禪位為僧了,和大理是不是很像,不過大理國主出家為僧那是真出家,認命了;後三條天皇出家是為了實現還政於皇室的願望,是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