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之舞 作品

第1334章 提前的諾曼底

    而華夏則將會成為亞洲的領導者,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手。

    偏偏此刻的美國已然無力干預亞洲局勢,畢竟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背景之下,美國人不可能傻乎乎的去和這個全球體量最龐大的國家發動戰爭。

    既然保不住亞洲,那麼必須要保住歐洲。

    歐洲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亞洲擁有著未來發展的潛力,而歐洲本身就已經發展到了人類歷史上最高水平,縱然二戰已經將整個歐洲打成了一片狼藉,但是這並不重要。

    羅斯福的眼光相當之長遠,一戰之後的歐洲同樣是一片狼藉,可是僅僅十幾年過去便又能夠再一次繁榮起來。

    而二戰一旦結束,擁有著全球最高教育水平的歐洲仍然將會憑藉著祖上積攢起來的老本,實現再一次的繁榮復興,畢竟在數以百萬的產業工人和科技基礎的助推之下,重新建造一個龐大無比的經濟體並非難事。

    而美國要想取得西方世界領導者的地位,就必須先要領導西歐。

    而想要重新領導西歐,就不能讓蘇聯一鼓作氣的從東歐橫掃至西歐。

    必須要對歐洲局勢展開行動!

    英國的丘吉爾此刻同樣也是心急如焚。

    在這場戰爭中,大英帝國已經徹底失去了此前作為全球日不落帝國和領導者的地位,縱然德國受限於自身的實力無法攻佔英國本土,但是取代德國的蘇聯未來會不會對英國本土發動攻勢呢?

    這可是個誰也說不準的事兒。

    當初刺殺列寧時,背後可就有英國的影子。

    所以盟軍絕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蘇聯一口氣幹垮德國,必須要趁著德國分身乏術之時,登陸歐洲重新奪回法國乃至整個德國,繼而在歐洲實現與蘇聯分庭抗禮之勢。

    於是乎,這場世界大戰已經不再是孰勝孰負的問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真正要解決的,將會是戰勝國在這場戰爭之後會取得何種地位的問題。

    在種種因素推動之下,歷史文明的諾曼底登陸即將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