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橋 作品

第485章 真有九龍宮?(求訂閱,求月票)

    視角隨著姜裕安的移動而轉移。

    而一眾尾隨的作者們,也並不只是在看戲。

    他們還肩負著時刻調整具體細緻劇本的職責。

    務必要保證第一場大戲,排演的足夠到位,足夠震撼···以及真的震懾住姜裕安,讓姜裕安相信,這個世界不簡單。

    世界的展開,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跟隨姜裕安這個主角的視野而展開的。

    當這個世界還未獲得自由發展的權利時,或許它是什麼樣,有許多因素,都取決於姜裕安對它的認知。

    關於這一點,曹柘早就與一眾作者們達成共識。

    或許因為此界競賽者,基本上都是作者的原因,對於這種說法,他們格外有認同感。

    依照馬向凱的解釋就是:“寫小說前期當然是圍繞著主角來寫了,至少得寫到四五十萬字往後,才能分配一些筆墨給配角,從他們的視角出發,來闡述筆下世界,否則前期主角不明確的情況下,隨便亂轉視角,很容易崩。”

    當然,馬向凱的說法,不足以作為任何的憑證。

    他覺得不行,是因為他筆力弱。

    前期主角不明,卻依舊火爆的作品,不也有不少麼?

    姜裕安告別了神醫白暮山,繼續一路北上,前往齊北門,將天命九式送到郝萬山的兒子手中。

    牧野之地,是一處古戰場。

    地處冀州北部,南臨溷河,與重鎮商都、汴城隔河相望,北依太嚴山脈。

    可謂是半面繁華,半面莽荒。

    風瀟馬疾,來往的商客,也都遠遠便繞道而行。

    唯有揹著綠、紅、白,三色不同旗幟的隊伍,分別從不同的渠道,趕往牧野中心的小菌山。

    沿途之中,也有一些身穿不同顏色服飾的江湖強人,於官道之上交手,廝殺起來往往血流一地,時有死傷。

    姜裕安不知其中究竟,卻終究心善。

    一路走來,見到有人負傷倒在路邊,便去醫治。

    顯然是想到了自己被神醫白暮山搭救的機緣,如此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薪火相傳。

    如此這麼一路走來,他的身邊,竟然也跟上了不少人,且三色服飾者皆有,倒是成了這片區域裡,最獨特的一支隊伍。

    等到了小菌山附近時,這一支最為獨特的‘隊伍’,自然也最惹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