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736 決斷

最主要的還是朱允煐的性格,他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也不是那種真正的仁君。

這也就意味著想要忽悠他,那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想要說用一些道貌岸然的觀點來忽悠他,朱允煐很大概率會將那些出餿主意的人好好的懲治一番。

讓朱允煐裁撤錦衣衛、東廠,這是根本不會出現的事情。這樣的天子爪牙,也是天子的耳目,這些廠衛看似是有著一些不太好。但是他們的存在,可以讓皇帝更好的瞭解一些事情。

想要讓朱允煐重視文人不假,不過想要讓皇帝只是重視一些儒家子弟的意見,不斷的拔高讀書人的地位,給與他們更多的特權,這一點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重視讀書人的同時,朱允煐肯定也會對這些讀書人有更多的要求,會不斷的敲打。

“遷都之事已成定局,大舅在這個時候也莫要摻和。”朱允煐也很直白的說道,“這件事情咱決議已定,這也是父皇和皇爺爺的意思,容不得半分商討。”

常茂這個時候就趕緊說道,“陛下,臣明白此事。臣定然不會在此大事上被人攛掇,國策之事陛下定奪就是,臣知道分寸。”

對於常茂的這個回答,朱允煐自然是比較滿意的,他也相信常茂不是在這個時候隨便說說。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麼些年常茂一直都是這樣,基本上一直都是緊緊的跟在朱允煐的身後,對於朱允煐制定的一些政策,他都是堅定不移的在執行,沒有半點的打折扣。

不誇張的來說,常茂就是朱允煐在朝堂上最大的擁躉,也是在武勳集團最大的一個依靠。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現在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常茂看著朱允煐,說道,“其實這些時日,倒也有些武勳人家尋到了臣,多少也是想要讓臣勸諫陛下。他們不想離開江南繁華之地,武勳當中多是南方人,好些人的產業都是在南方。”

朱允煐微微點頭,這個道理他明白,“且看著吧,朕此前懲治了一些不開竅的武勳。若是有人執迷不悟,朕不介意再懲治一些人。祖輩的功勞朝廷自然是認的,只是那些人也莫要仗著些許功勞自誤!”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常茂心中一緊,他知道皇帝絕對不是在開玩笑,皇帝這麼說是認真的。

皇帝遷都的決心非常明確,這件事情很明顯是不允許有半點商量的餘地。這件事情要麼是遵從皇帝的旨意,要麼就是要做好被皇帝清算的準備,沒有其他的選擇。

“咱的意思,以後開平王一脈就是留守應天府了。”朱允煐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應天府到底是陪都,皇爺爺和父皇的陵寢也在這裡,得留有人守著。”

常茂對此早就有準備,其實此前朱允煐也談過這些事情。但是那時候也有著不確定性,而現在就不一樣了,這也算得上比較正式的通知。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也就是在朝堂上討論一番,那也就意味著徹徹底底的拍板了。

“這裡也沒有外人,咱到底是有著常家的血脈。”朱允煐就笑著說道,“若是常家去了北平,這般的外戚到底是有些不同。外祖父在軍中也有餘蔭,現如今朝中穩定,必然有著一些文武之爭。若是鬥起來,常家必然是眾矢之的。”

常茂自然也是心裡有數,他知道常家確實特殊了一些。其實這麼些年,哪怕他是比較紈絝,看起來在朝堂上也沒有特別大的作為。不過只要他是皇帝的舅舅,他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嫡長子,這些身份就讓他在朝堂上有足夠的影響力。

留守應天府對於開平王一脈可以說是最好的,看起來是有著那麼一點要遠離朝堂,要有一些離開權力中心的意思。不過這也是一種保全的辦法,這些其實也是讓開平王一脈更加顯貴。

說到底應天府還是陪都,以後留守應天府的武勳就是以開平王一脈為主了。

而且孝陵就在應天府外,這裡距離中都鳳陽也近,祭祀之類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開平王一脈要承擔起來,他們的身份也確實是更加的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