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709 意外之喜

    茹瑺他們還能說些什麼啊,現在一個個的多少有點六神無主了,現在心裡都是一團亂麻的。還是趕緊想想對策吧,還是想一想如何將這件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規模之內。

    要不然的話,就算不是什麼滔天大案,也會讓很多的士子仕途蒙受陰影。說不定兩年之後的會試,國子監的這些學子就名落孫山了。

    當然更嚴重的,那就是大明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將一蹶不振,文官系統將失去他們培養人才的搖籃。

    真的要是發生這樣的一些事情,那肯定是沒辦法接受的。只是很可惜,現在的主動權根本就不在他們的手裡,因為有些人做的一些事情,已經觸犯到了皇帝的逆鱗,有些人的所作所為也確實是越線了。

    熟讀四書五經,能夠寫出來錦繡文章,代表真的就是一個棟樑之才,很有可能就是個迂腐之輩,很有可能也就是一個只會書生誤國的典型。

    茹瑺現在算得上深有感觸,甚至有那麼點悔之莫及!

    黃湜黃子澄是何許人也?

    這是洪武十八年時考取了會試第一、殿試第三,歷任編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職。

    這絕對是很多人認為的英才,是很多人看好的一些棟樑之才。但是這麼些年,也就是在洪武皇帝時期,黃子澄的仕途看似發展的不錯,但是也談不上多麼的亮眼,只是一個探花的升遷模式而已。

    探花而已,根本不算什麼,每三年就會出現一個探花、一個榜眼,以及一個更加耀眼的狀元。在翰林院裡,最不缺少的就是編修、修撰,只能修修書、積累一些經驗。

    很多當初金榜題名的狀元,或許他們最高光的時刻也就是金榜題名的時刻。很多的狀元,他們的仕途也未必就能夠多麼的高光,甚至不如很多當初金榜題名時比他們位次低的同窗。

    雖然黃子澄的仕途不算順利,但是在士林,他的名聲可以說相當不錯的。他到底是有些才華的,起碼是在精通經史的同時,他的詩文委有造詣。

    而方孝孺呢,自幼聰明好學,也曾經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真要是說起來的話,他還是孝康皇帝朱標的師弟,也確實有著極大的名聲。

    方孝孺的名聲大,主要也是因為在大儒宋濂的門生當中,方孝孺也是佼佼者。這一位輕視文辭寫作的學問,常以宣明仁義治天下之道、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的讀書人,也是很多人看好的下一任大儒,可以成為治學名家。

    而且說起來的話,方孝孺的品行也是不錯的,安貧樂道的,也算是孝悌。

    只是他的政論文、史論、散文、詩歌俱佳,可是過於理想化了。在應天府的這些年,方孝孺看似越發名聲顯赫,有些成為‘讀書種子’的趨勢,不過這也就是得了個名聲。

    洪武皇帝雖然不重用方孝孺,但是也比較欣賞,覺得方孝孺品行好,值得繼任之君委以重任。而英示皇帝登基之後,也只是讓方孝孺教書育人,根本沒有半點將方孝孺帶入中樞之意。

    這一切也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也就會讓一些人覺得懷才不遇,會有些心情沉鬱。

    說不定私下裡也有一些埋怨,或許也是想著要去做出一些事情吸引到皇帝陛下的注意。

    方孝孺和黃子澄,他們都算得上鬱郁不得志的,他們也算得上是有著那麼一些自譽為濟世英才。大概也就是因為自視甚高,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現在的處境,也會有極大的不滿。

    六部尚書灰頭土臉的告退了,他們要去想些對策了。知道了一些事情的原委,他們也確實不需要妄自猜測了,他們可以認真的去應對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知道了這些事情,反而內心裡更加不安。這一旦處置不好,那真的就是動搖了讀書人的根基,那麼他們這些個六部尚書,可以說就是要飽受士林唾罵,他們就要成為很多人眼裡的一些千古罪人了。

    只可惜現在他們只有一天的時間,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想出最好的對策。一定要控制影響,最主要的還是千萬不能將極個別人的行為,給延伸到了天下讀書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