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599 大力開發

    老朱立刻瞪了朱允煐一眼,只是也沒有多說什麼,算得上默認了。

    有些事情也是沒辦法隱瞞的,老朱確實一度裁撤澎湖巡檢司,也確實曾經海禁。

    要不是朱允煐的船隊在南洋搞的有聲有色,老朱也不會越發重視水師,也不會順著朱允煐的意思對市舶司越發的在意。

    南洋那邊看似是荒涼,不過那邊的香料、寶石或者黃金等等,老朱還是非常喜歡的。老朱事實上就是無利不起早的性格,看到了好處自然也就認真起來了。

    小小朱這個時候很積極,跳起來說道,“曾祖、爹,咱以後也要搞出來大船,南洋荒蠻歸荒蠻,可是也有些好東西。咱就搞不懂。早年間那絲綢之路所走之地都是荒蕪之地,可是那般厲害。咱以後,也賣大鐵鍋。”

    老朱立刻樂了,對小小朱說道,“大鐵鍋也不能瞎賣,得和咱學、得學學你爹。”

    大鐵鍋確實是戰略資源,這些東西比起絲綢、瓷器這些東西,也是不遑多讓的。只不過瓷器或者絲綢,有錢就可以賣,品質也是有高有低的。

    但是大鐵鍋、茶葉這些,自然就不好隨意販賣了,包括諸多的鐵器等等,更是不能隨意販賣。就算是偶爾做些生意,那也是需要朝廷點頭的,這樣的技術優勢,朱允煐必然會非常在意。

    老朱也是認可這些,對小小朱說道,“這東瀛都能有挖之不盡的銀山,旁的地方也該有好東西。咱以前看不上南洋,總覺得動盪。可是現如今再看看,香料多、黃金多,咱記得咱大明的船隊也沒少從南洋運回來稻米。”

    中南半島那些地方看起來確實不大,但是氣候非常適合莊稼作物。一年兩熟,這是大明江南這些地方,是長江以南這些地方。不過在中南半島,一年三熟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不只是氣候好,土壤也非常肥沃,種糧等等根本不算什麼,大明也需要糧食。

    這一點老朱也是支持的,香料、寶石或者黃金等等,這是家境寬裕的人能用上。更何況老朱也很清楚,到了亂世,糧食這些東西才是根本,這比什麼都要強。

    在亂世,一袋糧食能活命。而一袋子黃金呢,有些時候還是沒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大明的官方的船隊,或者非官方的船隊在南洋往來,老朱也是支持的,主要是看到了巨大的好處。哪怕現在的大明沒有什麼糧食的隱患,不過更多的糧食堆在糧庫,老朱沒有任何的壓力,他只是樂見其成。

    畢竟朱允煐要在安南用兵,老朱也是明白的。治理西南,或者以後出兵安南,那都是需要大量的錢糧。福建、兩廣、雲南,這都是大明的基地,需要更多的錢糧才行。

    笑嘻嘻的小小朱說道,“咱知道,以後打下來安南,咱就要冊封宗室。咱們出兵了,也要收些好處,以後也要給咱大明進貢珠寶、香料,還要給咱大明諸多糧食,咱給他們布鐵。”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和小朱都笑了起來,小小朱有這個認知,他們都非常開心。

    大明朝確實有著非常多的錢糧,兵多將廣的也有著不俗的國勢,他們以後肯定也要冊封宗室。

    冊封宗室沒問題,讓宗室在大明周邊開國,這是好事情。只是這也是無利不起早的時候,這些藩屬國也算是側面的在拱衛著大明,這樣的安排沒有什麼壞處。

    再者就是這樣的藩屬國,哪怕看似荒僻,也不是完全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大明還是有利可圖的。

    派出數十萬大軍攻城略地、幫著開國,但是以後的數十年,就要考慮每年進貢錢糧珠寶了。缺少一些個民生物資,大明朝也是可以慷慨的做些貿易,大家都不虧嘛!

    聽到小小朱這麼說,朱允煐笑的很開心,看起來他的一些教育還是有些作用的。小小朱的一些見識,確實算得上‘高遠’了,比起很多朝堂上的大臣都是要有著一些個遠見。

    一直以來,華夏文明都是農耕文明,對於海洋實際上不算熱衷。就算是唐、宋的海洋貿易看似非常發達,但是他們也確實更加在意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