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555 皇帝的工作

    在紫金山這邊也是比較忙,不過顯然也不會讓朱允煐太過擔心。除了朱允熥之外,朱允煐的三舅、小小朱的三叔,以及小小朱的小妹夫,這也都是跟著出來了,當然除了太子三衛之外,還有三大營的精銳。

    哪怕不是全員出動,實際上也出動了不少精銳,更何況紫金山就在應天府眼皮子底下,當然不需要擔心太多的事情,這比什麼微服私訪的安全率還要高不少。

    “王大伴,今個你可得告訴咱,陛下心情如何?”作為太孫府出來的舊人,嚴震直和王承恩關係還算不錯,“若是陛下心情好,就去幫著通稟一聲。”

    王承恩熟練而隱蔽的接過王承恩遞來的銀票,抱怨著說道,“尚書大人,這就見外了!咱們都是老相識了,不好這樣!”

    不好這樣,那就別收啊。這收下來了還假模假式的說著客氣話,誰信呢!

    “尚書大人,今個過去倒是趕上了時候。”王承恩露出諂媚的笑容,隨即笑著說道,“只是尚書也是知道的,陛下能聽逆言,今個就算是壞事,陛下怕是也不會惱。”

    嚴震直一下子開心了,他之所以提前打探消息,自然就是因為沒有帶來什麼好消息。哪怕是出身太孫府,哪怕是英示皇帝的舊人,可是這些年也是害怕帝威越來越重的皇帝而已。

    看到嚴震直過來,朱允煐笑著打趣,“咱的工部尚書,也就是在早朝的時候能見到。這私下裡求見,怕是咱的工部學院又是缺了銀錢。”

    “陛下聖明!”嚴震直直接跪下,開始大倒苦水,“陛下想來也是知道,學院督建海船,改良頗多福船,可惜此前改建福船翻覆兩條。”

    朱允煐是真心心情不太好,福船可不是一般的船,造價本身就貴,對於大明的水師也是非常重要。只可惜,這也就是技術進步需要付出的一些代價。

    嚴震直不理會朱允煐的不高興,繼續說道,“陛下,工部學院此前派遣諸多學子、工匠下赴各地衛所,協理各地鑄炮。北邊重鎮、西南邊陲,莫要說大城、關隘有著銅炮,縣城這兩三年,也可以遍佈鐵炮。”

    這不是朱允煐的首創,實際上在洪武朝的時候,其實各地衛所也沒少鑄造一些鐵炮。

    只是以前的鐵炮容易炸膛,而且很多的鐵炮保養的也不太好。

    從早年間朱允煐開始要求工部改良火器開始,一開始的火炮基本上都是送往邊軍,也確實是需要諸多的儲備用來一些大戰。但是現在朝廷稍微有點餘力,也包括青銅炮、火藥的製造工藝純熟,自然也要對一些衛所、城市佈防。

    這些事關安全的事情,朱允煐一直都不會馬虎,他也確實很在意大明的整體軍備。

    只是這些事情,從來都不是什麼省心的事情,對於大明朝的各種物資、糧餉的消耗,也是大。

    嚴震直看了一眼朱允煐的臉色,繼續說道,“啟奏陛下,工部諸位教習、教授,雖有品級。只是此前吏部考評,也多有不通之處。更有吏部官員,皆賴學院技藝不精。”

    聽到嚴震直這麼說,朱允煐有些不高興了,“看來這茹瑺也是糊塗,咱這吏部考評,也是該好好整頓一番。這工部匠藝,豈能和尋常文章相提並論。”

    嚴震直就是這麼一個意思,他這個工部尚書在工部經營這麼些年,他對於很多的技藝也很清楚。有些東西,有些事情,也是真心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成功的。

    朱允煐看著嚴震直,說道,“這些事情也是咱此前考慮不周,工部的諸多事情,工部的考評,也確實不好和尋常官員不同。這政績之類的,也不好看出來。”

    搞科研什麼的,正常來說也確實是有那麼一點冷板凳的意思,指望立刻出成績之類的事情也確實不太現實。所以考評的時候,也得仔細的思慮一點。

    “你回頭擬個摺子,工部的一些考評也不該這般,尤其是學院那頭。”朱允煐開口,不過還是要強調,“只是你也該明白,這技藝和工程還是有些區別。待工匠甚優,也該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