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849章 決戰河東(上)

臨汾郡,霍邑縣。

李世民親率十五萬唐軍背城結陣,與李靖所率的十萬齊軍對峙,戰雲密佈,山河失色。河東地區目前是高齊和李唐之間的主戰場,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河東是雙方決戰的關鍵所在,而對李唐來說尤其重要,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李世民才登基月餘便不惜御駕親征。

話說自從高不凡下令討伐李唐後,李靖動若雷霆,迅速拿下了太原郡周邊的離石郡、西河郡和上黨郡,再加上前幾年便佔領的太原郡、樓煩郡、雁門郡和馬邑郡,目前已然將大半河東地區收入囊中了。

當李世民親率大軍趕到時,李靖正沿著汾河谷道西進,攻打臨汾郡,雙方大軍狹路相逢於霍邑縣。

霍邑這個地方對李世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沿著汾河谷道迅速突進,所打的第一場硬仗就在霍邑,也是李唐命運的轉折點。

當初隋朝的虎牙郎將宋老生率隋軍兩萬把守霍邑,適逢連日下雨,道路泥濘難走,唐軍的後勤跟不上,又有傳言稱劉武周要夥同突厥進攻太原,李淵便打退堂鼓了,準備放棄進軍關中,回師太原,是李世民跪倒在大雨中苦苦哀求了一日一夜,這才勸得李淵繼續進軍。

此後,唐軍斬殺虎牙郎將宋老牙,順利佔領了霍邑,一路高歌勐進,殺到了河東郡,又在河東郡成功渡過黃河,進軍關中平原,一舉拿下長安。

所以說,當年如果李淵沒有聽取李世民的意見,而是回師太原,定然會錯失入主關中的良機,也就沒有後來的李唐了。

因此,霍邑這個地方是李唐命運的轉折點,對李世民有著特殊的意義,而巧合的是,如今李世民又在霍邑這個地方對上了李靖所率的十萬齊軍,只不過攻守方已經逆轉,唯一不變的是,這一戰同樣關乎李唐的命運,同樣是李唐命運的一個轉折點,若打贏了,可繼續與高齊爭鋒,若打輸了,那麼李唐可能就要玩完了。

當年,命運無疑是垂青李世民的,但是這次,氣運還會站在他這一邊嗎?

連日來,唐軍和齊軍已經短兵相接數戰,彼此互有輸贏,但傷亡都不算大,還處於相互試探的階段,均沒有使出全力。

李世民身經百戰,這些年來更是越發的嫻熟高明瞭,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所面對的李靖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所以絲毫也不敢小瞧,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恐一著不慎,導致滿盤皆輸。

此刻,唐軍營地的御帳內,氣氛空前的沉重,所有謀士將領都神色沉凝,因為就在不久前,李世民收到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函谷關竟然被齊主高長卿攻破了。

這無疑於一記晴天霹靂,噼在帳內每個人的頭頂上,震得半天沒回過神來,隨即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霾。

李世民面色冷沉如萬年玄冰,關中平原以東有函谷關和潼關這兩處關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儘管得知高不凡親率大軍來攻,李世民都不太擔心,只是安排了發小好友柴紹負責把守,而他自己則御駕親征河東。

豈料正是他最放心的函谷關,竟然短短一個月不到就被高不凡攻破了,柴紹雖然不出眾,但有姐姐平陽公主輔助,怎麼會如此輕易就把函谷關給丟了呢?

其實不僅李世民想不通,就連長孫順德和張公謹等人都想不通,平陽公主巾幗不讓鬚眉,領兵的才能絕對不弱,麾下又有七萬唐軍,竟然守不住函谷關一個月?

“皇上,時不宜遲,立即分兵回防潼關吧,遲則恐生變。”謀士唐儉建議道。

潼關是關中的第二道門戶,也是最後一道門戶,一旦被齊軍攻破,長安便完全暴露在齊軍的兵鋒下了,李唐江山有覆亡的危險。

李世民卻搖了搖頭,斬釘截鐵地道:“分兵回防看似穩妥,卻是取死之道,李靖巴不得朕這個時候分兵他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