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646章 多管齊下

    齊國目前的實力在眾多的割據勢力當中,絕對穩居前三,但是,就齊國的軍隊數量而言,估計前五都排不進去,滿打滿算也就十五萬左右吧,跟號稱擁兵百萬的瓦崗軍相差遠,甚至不及割據荊襄和巴陵等地的蕭銑,蕭銑對外號稱擁兵四十萬,當然,其中有多少水份就不得而知了。

    事實上,目前齊國治下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三百萬,如果高不凡願意,拉起一支五十萬的大軍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沒有那個經濟實力,軍隊數量再龐大也是白搭,就跟空中樓閣一樣,頭重腳輕根底淺,隨時都有可能土崩瓦解。

    齊國的士兵是完全脫離生產的職業軍人,每多募一個士兵,就意味著少一個種地的百姓,所以,平均每三十個百姓養活一個士兵,這是高不凡的底線,兵民比例過高,百姓就會相當吃力,一旦老百姓不堪重負,社會就難以穩定,政權就有崩毀的危險。

    就拿隋朝來講吧,楊堅的“開皇之治”令到舉國繁榮昌盛,全人口達到了五千五百多萬,而隋朝的常備軍隊不足百萬,相當於五六十個百姓養活一個士兵,所以百姓負擔相對輕鬆,從而社會穩定,國家繁榮,可是自從楊廣上位之後,對內大興土木,對外窮兵黷武,造成人口銳減,等到了隋末,軍閥混戰,全國人口竟然不足兩千萬了,平均十五到二十個百姓養活一個兵,百姓負擔之重就可想而知了。

    高不凡自從入主幽州以來,一直穩打穩紮,剛開始時只募兵八千,後來增加到兩萬,消滅羅藝後,地盤擴大了一半,幽州軍也漸漸擴大到四萬左右,直到現在吞併了竇建德的地盤,齊國幾乎坐擁整個河北之地,常備兵力才堪堪過十萬。

    所以說,高不凡一直小心翼翼地擴充軍力,堅決守住兵民比例130這條底線,齊國之所以能比別的地方繁榮,這條舉措絕對功不可沒。

    反觀李密號稱擁兵百萬,蕭銑也號稱擁兵四十萬,絕對吹牛的成份居多,畢竟人口數量和耕地數量擺在那,就李密和蕭銑那點地盤,絕對養不活如此龐大的軍隊,當然,如果是兵民結合倒是勉強說得過去,士兵平時當農民種地,打仗時抄傢伙上戰場,不過這樣的軍隊,戰力高極都有限,跟職業軍隊相比,戰力估計能差上幾條街。

    這就是所謂的兵貴精而不貴多了,高齊一直走的就是精兵路線,士兵都是專職的,不參與勞作,平日就是操練再操練,苦練殺敵本領,其戰力自然遠超那些農民軍。

    言歸正傳,且說轉眼便至七月了,原竇建德治下的地盤已經完全融入了齊國的治下,而竇建德麾下的將士和軍隊也被高不凡收編了,再加上原宇化及麾下的部份人馬,齊國的總兵力便接近十五萬了,輕重騎兵加起來也超過一萬二騎,實力再次膨脹了一個級別。

    接下來,齊軍的目標自然是進取中原和山東諸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