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624章 忠臣賢才歸心

    高不凡注意到陳孝意用了“咱們”這個詞,不由暗喜,看來這個對大隋赤膽忠心的“老頑固”,終於歸心於自己,視高齊的利益為自身利益了,微笑道:“無妨,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本王既然敢抽劉武周的耳光,就不怕他報復。”

    陳孝意雖然不懂“金剛鑽”是啥玩意,但高不凡的話他卻是聽懂了,正容道:“齊王萬勿大意了,若只是劉武周,的確不足為患,可是劉武周身後是突厥始畢可汗,突厥如今勢大,號稱有控弦之士百萬,即便打個折扣,幾十萬還是有的,若是突厥出兵來攻,雁門絕對抵擋不住。”

    高不凡點頭道:“突厥人的確不好對付,陳大人可有妙策應對?”

    陳孝意皺眉道:“突厥現在十分強勢,劉武周、梁師都和郭子和都依附了突厥,就連了李唐也跟突厥人眉來眼去的,當初李淵能輕易攻入關中,也多虧了突厥人幫助,不過總算李淵還有底線,並沒有像劉武周和梁師都這些敗類,完全依附突厥,還恬不知恥地接受始畢可汗的冊封。

    結果劉武周成了定楊可汗,梁師都成了大度毗伽可汗,本來始畢可汗還想封郭子和為平楊可汗的,總算這賊子還有點羞恥之心,婉拒了這個封號,代價是把自己的兒子送到突厥當人質。”

    高不凡心中一動道:“莫非陳大人贊同李淵的做法?”

    陳孝意冷道:“下官雖然痛恨李淵這個逆賊,但卻不得不說,他的做法十分聰明,暫時與突厥人虛以委蛇,既藉助突厥人力量,又不依附突厥,保持獨立自主,齊王若是受得了這個委屈,倒是可以參考李淵的做法,多送些財寶器物給突厥人,暫時把他們穩住,待日站穩腳跟,實力允許了,到那時便可以不再賣突厥人的賬。”

    高不凡不由皺起了劍眉道:“陳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不過雁門與突厥近在咫尺,若只是一味示弱,委曲求全,只怕反而得到反效果,正所謂打得一拳開,莫使百拳來,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所以,本王覺得,還是要讓突厥人嘗一嘗咱們的鐵拳,讓其知道咱們不好惹,對方才會坐下來好好說話。”

    陳孝意不由眼前一亮,露出思索之色,片刻後才喟然嘆曰:“打得一拳開,莫使百拳來。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各平亡。此言鞭辟入裡,精妙之極,下官佩服萬分!”

    高不凡暗汗,這兩句可不是本王原創的,乃出自後世某位偉大領袖之口,水平自然不同凡響。

    “如此說來,齊王是準備與突厥人開戰了?”陳孝意追問道。

    高不凡微笑道:“全面開戰倒是不至於,不過局部摩擦肯定是會有的,其實有李大將軍坐鎮雁門,本王放心得很。”

    陳孝意想起那天親眼看到齊軍的戰力,還有那些威力恐怖的火器,不由稍稍放下心來。

    高不凡笑了笑道:“對了,魏長史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擔任雁門郡太守一職,能不能辛苦陳大人一下,繼續擔任雁門太守?”

    “這個……既然齊王不嫌下官年邁不堪,那下官便愧領此職了。”

    高不凡喜道:“陳大人能擔任此職,本王求之不得,何愧之有?”

    陳孝意臉上露出了笑意,鄭重施了一禮道:“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齊王所託。”

    高不凡哈哈一笑道:“有李大將軍和陳大人坐鎮雁門,本王可高枕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