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593章 你爭我奪(第三更)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桑乾河水靜靜地由北往南流淌。齊國公高不凡牽著馬,沿河岸順流而下,魏徵、杜如晦、溫彥博、長孫無忌、李淳風和袁天罡六人在一旁陪侍著,親兵隊長高大河率親兵在遠處警戒。

    不久前,袁天罡帶大家參觀了新城的選址,並且滔滔不絕地講解了自己的構想,不得不說,這種構想十分宏大。

    當然宏大了,這座新城就是按照都城的標準設計的,對標長安和洛陽這種通都大邑,再加上袁天罡聽起來玄之又玄的一番說辭,什麼地脈龍氣,什麼金水西來,什麼太液聚寶,眾人都聽得異常激動,熱血澎湃,恨不得立即就動工興建。

    不過此工程耗資巨大,必須再經過嚴格的論證,另外,財政方面的預算安排也必須控制在不影響民生經濟和軍力發展的前提之下,如此才能上馬動工。

    對此,袁天罡自然有點失望,但也表示理解,畢竟興建一座都城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而齊國目前正處在發展的重要階段,一切都應以發展為前提,好鋼要用在刃上,而都城可以慢慢興建。

    自打入秋以後,天雨連綿,旱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桑乾河水又恢復了正常的水位,倒是正好趕上冬小麥的種植,可以彌補一下上半年欠收所造成了損失。

    沒錯,今年這一場世紀大旱,高不凡治下的州縣也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儘管年初早有準備,但乾旱得實在太久了,範圍又大,莊稼失收便在所難免了。

    根據長孫無忌的估算,齊國今年的糧食減產約四成左右,不過相比其他人治下的地盤就要好太多了,譬如竇建德治下的地盤,糧食減產達到七成,有些乾旱嚴重的的州縣甚至顆粒無收,為了緩解饑荒,竇建德甚至厚著臉皮,向高不凡開口借十萬石糧食應急。

    老丈人開天撒價,高不凡落地還錢,最後只借了五萬石,倒不是高不凡吝嗇,實在是這冤大頭不能做,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這次如果他爽快地拿出十萬石,便宜老丈人說不定會以為自己這個女婿富得流油,有吃不完的糧食,下次動不動就開口借,而且還是有借無還的那種,那就麻煩了。

    這時,高不凡忽然在一塊高粱地前停下來,這塊高粱長在河邊不遠,長勢倒還算可以,不過跟往年比,還是顯得瘦弱了。

    高不凡伸手摸了摸高梁已經泛紅的穗,皺眉問道:“魏先生,今年大旱半年,糧食減產嚴重,本國公治下的百姓都有飯開嗎?”

    魏徵恭敬地道:“回齊國公,今年糧食雖然減產,但好在李祭酒年初預測到會有乾旱,而齊國公也未雨綢繆,及時採取了措施,所以大旱對咱們齊國治下影響小很多,約莫減產四成吧,再加上國公下令免了早稅,所以老百姓並未受飢餓之苦。”

    高不凡點頭道:“那就好,既然連魏先生都說老百姓有飯開,那老百姓肯定是有飯開了。”

    眾人一邊行一邊聊,偶爾遇到田間勞作的百姓,高不凡都會上前攀談幾句,路過村莊時,高不凡還特意進村裡走訪,看看各家的米甕中是否有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