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560章 高開道

    每年的夏季,季風由南往北吹,洋流也隨著往北流動,此刻,正有兩艏海船高高升起船帆,藉著海風駛入了渤海灣,出現在漁陽郡的海邊一帶。

    這兩艏海船都挺大的,每艏能夠乘坐五十人左右,桅杆上都掛著一面旗幟,旗幟上面繡著一個斗大的“燕”字,迎風獵獵,相當威風,但是,兩艏船上的人卻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而且面黃肌瘦,一看就是營養嚴重不良。

    原來船上的竟是“燕王”格謙麾下的一支殘兵。

    格謙原是渤海郡厭次縣人氏,大業九年就開始響應山東長白山王薄起兵反隋了,這些年逐漸發展壯大,佔據了豆子滷坑(地名),擁兵十萬,自稱燕王。

    這兩年格謙率軍南下江淮,兵逼東都,於是楊廣下令王世充出兵圍剿他。話說王世充的確有兩把刷子,把格謙打得落花流水,前段時更是一舉將格謙的軍隊擊潰了,並且擒殺了格謙。

    格謙麾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高開道,率領百餘殘兵,乘坐兩條海船遁入大海,因此逃過了一劫。

    高開道顯然被王世充打怕了,不敢繼續留在江淮沿海,於是乘海船順流北上,由於山東萊州灣一帶有隋軍水師駐紮,所以高開道也不敢停留,繼續北上渤海灣,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個月,不知不覺竟到了漁陽郡沿岸。

    巧得很,高開道也是渤海郡蓨縣人,跟老爹高開山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實際卻沒有什麼關係。這個高開道原是海邊煮鹽為生的貧民,而且經常乘船出海打漁,所以水性精熟,對在海上行船也很有經驗,後來他加入了“燕王”格謙麾下,漸漸受到了後者的賞識和重用。

    可惜好景不長,如今格謙被王世充幹掉了,高開道雖然撿回一命,但也只剩下兩艏船和百餘名傷病交加的弟兄了,其實剛開始時,有近兩百人隨同高開道逃出海的,但是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個月,由於傷病和食物短缺,陸陸續續死掉了近半人,最多的時候一天死了二十多人。

    高開道命人把屍體全部扔進大海,最後乾脆把將傷和病重者也統統扔入海中,如此一來雖然節省了糧食和用水,但也讓士氣進一步低落。

    此刻,高開道正在船頭的甲板上往岸上的陸地瞭望,只見他上身打著赤膊,身材勻稱,皮膚呈現古銅色,肌肉線條明顯,顯得健壯而有力,而且胸前和背後的疤痕多達十幾處。

    俗語說得好,男人身上的疤痕是他的榮譽勳章,高開道此人作戰勇猛,身上的疤痕都是他在戰場上受傷時所留下的,這不僅是他的榮譽勳章,還是是鎮懾麾下的法寶,跟現在社會大哥身上的紋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話說高開道把傷病者也扔進大海,此等冷血的舉動已經引起了一些部下的不滿,而高開道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這些天都兵器不離手,一直打著赤膊,露出渾身可怖的人傷疤,讓部下那些人連正眼都不敢瞧他。